|
近期,因青岛“德正系”骗贷事件影响,外资银行纷纷收紧相关有色金属融资业务,提高门槛,企业正常贸易融资亦受冲击。业内人士认为,该事件在有色行业内系个别案例,不应过度解读,从市场角度而言,短期内影响国内铜等有色金属进口从而提振价格。
“外资银行的态度变化很明显,渣打、巴克莱等外资行信用证贴现已经收紧,企业新开信用证非常困难。”有现货商介绍说。此外,相关地区进口报关速度因此受到影响,时间几乎是原来两倍。
据了解,骗贷事件实际源于重复质押。“部分企业将提单和仓单多次重复使用,通过转口等空转贸易,从银行获取贷款,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便会发生连锁反应。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贸易融资,正常贸易融资其实没有任何问题,在进口贸易中增加融资功能,企业也因此获取息差。”上述现货商表示。
骗贷事件东窗事发,给整个有色金属贸易行业都带来了不小冲击。证券时报记者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某外资仓库了解到,与该仓库合作的外资银行近期对有色金属融资业务特别谨慎,对客户门槛提高,保证金比例也有所增加。
“有些新增授信已经断了,信用证贴现成本从原来的4%提到了接近5%。大多数国内银行也收紧了这方面业务。”该仓库人士称。不过,在他看来,青岛发生的事件只是个别情况,在上海不太可能发生,影响应该会比较有限。
“青岛港这次骗贷事件是单一客户出现重复质押的问题,有点类似之前的钢贸,但又有很大不同,这次是第三方仓储机构出现了问题。原有质押平台的根基都动摇了,银行肯定非常担心。”某商业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记者从一位调研该事件人士处了解到,当地仓库反映,由于缺乏与银行间沟通,掌握货物的实际质押情况比较困难,而银行查验货物时也存在疏漏,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业内人士认为,该事件背后,暴露的是仓库体系的风险,而不应扼杀正常的贸易融资,应当尽快重塑仓储行业的标准和规范,完善仓库和银行间的信息沟通机制。
国内有色金属市场难免因此受到影响,这在铜市场表现最为明显。中信期货副总经理、首席分析师景川指出,由于进口困难造成国内铜现货紧张,带动了近期铜价上涨。从目前大环境看,该事件对市场冲击有限。未来看,铜市需求稳定,价格短期有支撑,但下半年整体供应预计增加,铜价进一步上涨空间有限。
昨日,沪铜(50830, -140.00, -0.27%)期货小幅上行,主力1409合约收报51180元/吨,上涨170元或0.33%,当日增仓21010手至27.5万手。6月中旬至今,期价累计涨幅接近10%。
源自证劵时报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