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下班时,按着同事露茜的指引,把厨房里的咖啡、糖和茶包罐都重新装满,将杯子一个个收拾起来,清空了洗碗机,才算完成一天的工作。
这是离开职场三年半之后,回归职场的第一天。毕竟之前的代课经历都可以忽略不计。
上周在总部签约时,我问经理梅尔:“我是不是应该提前到那边去熟悉一下地方?”
她说:“不必,你星期二早上直接过去就可以了。”
我也担心提前去会对他们的工作造成干扰,昨天也只静悄悄地去踩了一下点,发现这个离家很近的地方的确从上周开始就不能无限时停车了,便决定坐巴士来回。
上午冒雨下了巴士,走到前台,报上名来,前台姑娘热情洋溢地领我去教师休息室,把我引荐给几个比我先到的同事。果然如梅尔所言,这些同事一个个友善得不得了。那个长得很像蒙娜丽莎的露茜,带我把教学中心结结实实走了一圈,把各个场所指示给我看。到厨房时,她说:“我们这儿有厨房排班,看看你在什么时候当值。”凑近墙上的排班表一看,露茜哈地笑了:“今天正好轮到你!”原来表上今天要值班的正是我的前任。露茜说:“没有理由让你头一天就弄这个,你就别管它了。”我说:“反正我得学习,就从今天开始吧。”我喜欢这种排班制度,因为过去上班的地方没有轮值,餐室里总是问题多多。这儿的管理,就跟教会的总务排班一样,号召的是奉献。
九点要开课了,学生们来得仍然很少。已经到了的学生说:“可能因为下雨了。”
我说:“嗯,对,你们喜欢雨天吗?”
一个印度人模样的老太太说:“喜欢,我喜欢雨天。”
“好,那你们喜欢晴天吗?”我问。
印度老太太又抢着说:“喜欢,我喜欢晴天。”说着,她向上指指:“晴天雨天都是上帝决定的,不是我们决定的,所以我都喜欢。”她说的是不合文法、却颇能达意的英文。
多么纯粹的回答。很多时候,我们凭自身的感受和经历去决定对事物的喜恶,却忽略了造物主的美意。但愿这位印度老太太敬拜的上苍,就是那赐人生命的主。
已在班上呆了两三周的代课老师彼得在课堂上坚持到下午结束时,也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法。也许因为精神持续高度集中的缘故,踏上回程的巴士时,我颇有筋疲力尽之感。把一天所见的新面孔和他们的名字在大脑里匹配了一遍,我心中浓浓的是对神的感恩。
不久前在邮件中和吉娜谈到这份工作,请她留意总部的电话,因为她是我的证明人之一。她在回邮中表现出对这个机构的熟悉。她说:“我觉得你会很喜欢那份工作,而且会发现它很值得去做。这应该是神为你预备的工作了……”
后来得知自己的确将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面对一个不小的挑战,心中难免忐忑一番。而看到《员工守则》时,我便豁然开朗:“……provides quality services to clients in a manner consistent with our Christian ethos, which encourages them to regain their dignity and work towards building economic and social livelihoods for themselves.” 何等柔和的一句话。与此同时,这个机构致力于提供“a safe workplace free from discrimination, workplaces voilence, bullying, vilification and harrassment”。我毫不犹豫地在《员工守则》上签了字,开始用力拥抱这个无心插柳而成荫的机遇。
真的感谢神。几年了,总觉得自己身上积压着惊人的能量,一直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去爆发。愿神帮助我细水长流,用他的爱来不断补充我慢慢倾泻出去的激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