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A.U.PEOPLE 澳群澳洲珀斯Perth华人网官方网租房二手车招工二手买卖黄页退税税务Tax Return 珀斯 悉尼 墨尔本 布里斯班 阿德莱德 堪培拉]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本网站广告推广招商联系:Marketing@aupeople.com.au 微信平台:AUPEOPLEweb 微信号: AUPEOPLE888 QQ: 1171696152
楼主: 阪本龍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東瀛戰神【NISSAN GTR R35】细赏(内附2011年式GTR賽道試車報告,各款名跑)

[复制链接]

64

主题

3122

帖子

3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36107

A.U.PEOPLE华人俱乐部成员勋章社区居民

361#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3:4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3122

帖子

3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36107

A.U.PEOPLE华人俱乐部成员勋章社区居民

362#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7:01:21 | 只看该作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http://aupeopleweb.com.au/VantageF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3122

帖子

3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36107

A.U.PEOPLE华人俱乐部成员勋章社区居民

363#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7:03:32 | 只看该作者
BMW M3 PICKUP
可能是史上最快的UT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3122

帖子

3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36107

A.U.PEOPLE华人俱乐部成员勋章社区居民

364#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7:10:30 | 只看该作者
全球限量599部
對駕駛人來說,性能從來是無止境的追求,就算是車王法拉利亦不例外。擁有超強性能的賽道版Ferrari 599XX剛於去年日內瓦車展現身,不消一會又被另一輛同型號的GTO級別所超越。

於2006年的日內瓦車展上,法拉利首度展出取代575M Maranello車型的Ferrari 599 GTB Fiorano;時隔3年,另一輛具備輕量化車身與F1波箱的賽道版Ferrari 599XX同樣於日內瓦車展上現身。

為了讓車迷感受到599XX這份賽道威力而研製的法拉利全新旗艦599 GTO,除了被注入大量賽道數據之外,引擎輸出更由原本的620hp提升至670hp,堪稱為現今量產公路跑車之中最快的法拉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將於今年北京車展上現身的Ferrari 599 GTO,動力心臟與599XX同樣採用一副6.0公升V12 berlinetta引擎,經過工程師們的調校後,完全符合Euro 5的排放標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憑藉670hp及63.2kgm的驚人威力,再配合僅1,495kg的超輕量化車身及可於60毫秒內完成檔位連接的F1波箱,讓599 GTO能於3.35秒達成0-100km/h的加速,早前更在Fiorano賽道上以1分24秒完成最快圈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除此之外,車體內還配備SCM2 (Magnetorheological Supension Control) 電磁控制懸掛系統,配合VDC車輛動態控制與新世代F1-Trac循跡控制系統,讓599 GTO能在最敏捷及最直接的反應下完成操作指令。

在超凡的動力機關之下,為了讓駕駛人更易於馴服這匹野馬,原廠更配備全新的CCM2剎車裝置,碳瓷剎車通風碟盤尺寸為前398mm x 38 mm,後360mm x 32 mm,讓599 GTO由時速100km直至完全煞停僅需32.5公尺之制動距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上述的強勁武裝可見,599 GTO使用了許多源於F1賽車的科技產品,當然F1賽車的超卓空氣力學,亦同時展現在599 GTO的身上。經過修正的車鼻、能增強貼路性能的前下巴空力鈑件、雙弧設計碳纖後擴散板,全數均經過工程師的重新安排,絕對是一部能充份體驗方程式技術的新世代超級跑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3122

帖子

3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36107

A.U.PEOPLE华人俱乐部成员勋章社区居民

365#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20:49:34 | 只看该作者
F430 SCUDERIA---THE CAR FOR REAL DRIVER NOT PLAY BOY!

兼具動能提昇與極致輕量化的進化工程,這正是F430 Scuderia最終道路版演進的目標。

雖然不是Ferrari旗下所推出的最新戰將,但他的輕盈體態仍舊吸引不少「馬迷們」爭相收藏,而這位主角正式F430道路終極版的Scuderia,畢竟要能在超跑領域之中能有亮眼的實力展現,除了高性能動力輸出為必需品,有效減輕車重更是發揮實力的重要戰力。

雖然F430外觀的設計早已融入大量Enzo Ferrari的外觀元素,但持續不斷的進化過程中F430 Scuderia更採用到FXX開發經驗與長時間風洞實驗室測試,左右兩側大型進氣口設計,完全將冷卻系統隱藏於其中,利用風壓與後方氣流導孔將空氣阻力降低至最小,同時能有最佳撞風散熱效能,而新款的前保桿設計也與Enzo Ferrari有極高相似之處。
為了達到車身能有均衡的下壓力輔助,原廠刻意將排氣尾管由原來左右兩側移至後保桿中央,而新增的車尾空間正好可植入大型後下分流器,大小差異的六道鰭片搭配上翹的車尾曲線,正好能造成氣流效應以提供更優異的貼地效應。?而後輪拱容易造高速時產生亂流的缺失,後保桿特別增加網狀氣孔,讓氣流與引擎熱氣得以從後方排出,進而增加車身穩定性及引擎室的散熱效能。

F430 Scuderia完全是以競技設定為主軸,因此實際動態表現上更是顯著於加速與操控表現,按下啟動鈕引擎轟然一聲發動後,一股蓄勢待發的競速態勢早以清楚展現,明顯而輕快的油門反應搭配高亢的引擎聲浪,確實能將所有路人目光徹底聚焦。這次沒有標準正規賽道的極限體驗,唯一有的是國內山路彎道試駕,明顯屬於中高轉速的動力輸出特性,配合上F1自手排換檔機制,綿密的換機制讓全油門加速魅力得以檔檔銜接,隨著引擎轉速飛快攀升至紅線區8500rpm斷油點,強大動力輸出迅速將人吸附在碳纖維賽車椅之上,配合上列為標配的碳纖陶瓷煞車系統,強大制動力配合檔位控制,輕鬆即可將車輛速度瞬間降低。

另外在過彎方面,即使駕駛稍稍閃神而讓進彎車速比預期來的高,配合上超明確的方向盤轉角、引擎檔煞牽制並保持轉速而適時補上油門,猶如軌道車所通過的預期路線都讓駕駛能完全掌握,而過彎所產升的瞬間側向G值,雖然全身明顯感受到不斷加壓的力道產生,但明確而精準的轉向反應,加上車尾帶有略為側滑的後驅特性,穩定之中所產生的輕微不確定感,讓駕駛在操控方面增加新體驗與樂趣。為了確保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原廠配有的車輛動態控制系統也能在瀕臨失控前介入,只要適時修正方向盤與路線,系統便會將車尾以穩定的幅度回至原定路線。另外在變速箱反應方面,F430 Scuderia除了展現F1自手排系統極為迅速而明確的換檔特性,超高的容忍範圍,只要電腦判別引擎未有超轉情形,幾乎沒有太多條件限制,讓駕駛盡情奔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430 Scuderia為了要在車身重量上能夠有最輕的街道設計需求,凡是無關安全性與性能的裝備,不是予以取消就是改以碳纖維複合材質,除了外觀上後視鏡與引擎蓋改採用碳纖維,內裝更是大量去除無關性能的配備,包含有效隔音與展現內裝質感的地毯早已由鋁質踏板所取代,大幅度減重計畫也讓Scuderia車重有效減輕至1250kg。
經過輕量化瘦身處理過程的引擎方面,雖然仍維持V8設計與架構,但在F1引擎經驗挹助下,代號F131的4.3升V8引擎內部換上新款活塞,將壓縮比從11.3:1提高至11.88:1,加上汽缸頭的進氣端細部拋光、碳纖維進氣系統以強化吸氣效率並抑制熱源,最終馬力小幅提高至510hp,高達118.4hp/L引擎輸出效能加上2.8kg/1hp重量馬力比,優異的性能輸出確實令人著迷。

變速系統方面,F430 Scuderia所採用的F1自手排系統屬於最新的Superfast2版本,在運\算速度更快的控制電腦與液壓控制機構搭配下,60毫秒即可完成換檔幾乎是縮短以往一半的時間,在增加馬力與較輕負載的雙重優勢也讓0~100km/h加速3.6秒(原廠4.0秒),0~200km/h加速僅11.6秒,極速更達到320km/h。

SPECIFICATION
引擎型式 V8 DOHC 32V
壓縮比 11.88:1
排氣量 4308c.c.
最大馬力 510hp/8500rpm
最大扭力 47.9kgm/5250rpm
變速箱 六速自手排Superfast2
長/寬/高 4345×1900×1165mm
懸吊系統 前後雙A臂
煞車系統 前六/後四碳纖陶瓷煞車
胎圈 胎圈235/35ZR19、後285/35ZR19
軸距 2600mm
車重 1250kg
http://aupeopleweb.com.au/VantageF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3122

帖子

3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36107

A.U.PEOPLE华人俱乐部成员勋章社区居民

366#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23:17:59 | 只看该作者
文/彎道舞者

裕隆日產與Nissan原廠會選在Highland賽道進行GT-R實駕體驗,除了Highland賽道本身完備的設計與安全規劃外,車主團抵達的當日,原廠也正在就2011年式的GT-R進行測試工程。包括GT-R開發總監水野和敏、在Nürburgring北賽道寫下紀錄的試車手鈴木利男,皆一同在此進行新年式車款的測試工程;GT-R可謂在Highland賽道一點一滴累積出性能實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跳脫傳統超跑思維,首重抓地力

GT-R實駕體驗行程,首先由水野和敏總監親自進行的產品簡介中拉開序幕。頻頻在Nürburgring北賽道突破紀錄的GT-R,在一向由歐美車廠把持的超跑級距中強出頭,其背後的設計哲學十分令人玩味;而水野總監也在現場點出GT-R就開發理念上與歐美超跑之間的主要差異。

水野總監特別點名Ferrari F430 Scuderia和Porsche 911 GT2兩款重量級對手:F430 Scuderia最大馬力510匹,車重1,250公斤;911 GT2最大馬力530匹,車重1,440公斤。兩款性能車款皆採用「大馬力、輕量化」的設計思維,這也是多數車廠在打造性能車款所奉行的圭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相形之下,車重達1,740公斤、最大馬力「僅有」485匹的GT-R,不論在「大馬力」,或是「輕量化」上都沒佔到便宜;然而在車壇公認難度數一數二、有「綠色地獄」別稱的Nürburgring北賽道上,GT-R卻能以7分26秒70的單圈成績技壓德義雙雄,水野總監則點出「抓地力」在GT-R設計哲學中的重要地位。

水野總監表示,GT-R採用Premium Midship前中置引擎的配置,將VR38DETT引擎本體置於前軸後方,使重心向車身中央靠攏;而首度搭載的GR6雙離合器變速系統,則置於後軸位置。如此一來,可讓車身主要重量集中在車體中心位置,並達到前後軸配重接近53:47的均衡比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前後均衡的配重比例下,1,740公斤的車重,則成為GT-R機械抓地力的主要來源。根據摩擦力的計算公式,摩擦力與接觸平面垂直的正向力成正比;因此在設計初期,水野總監便未刻意針對車重進行減輕,反之朝均衡前後配重的方式,讓車重本身成為GT-R機械抓地力的最大來源。再加上車身空氣力學的縝密設計,包括車頭、底盤、擾流尾翼及車尾擴散板,為車輪加強下壓力,進一步達到抓地力最佳化的設計宗旨。


不斷精進,2011年式GT-R持續升級

藉由產品解說的機會,水野總監也向現場車主說明2011年式GT-R在產品上的精進重點。首先就座艙配備上,日規11年式GT-R將增列數位電視配備,並加入USB外接音源插槽和iPod連結插槽,讓車室的娛樂機能倍增。就操駕性能方面,原廠也著手就懸吊系統和車體剛性進行提升。此外,包括原廠配胎、觸媒轉化器以及後底盤擴散板等細節,11年式GT-R也會有所更動,顯示原廠不斷進化GT-R的用心。

性能獨尊,GT-R SpecV現場直擊

在水野總監親自進行解說下,GT-R車主對於自己的愛車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而接下來本次活動的重頭戲也將展開。準備前往Pit Lane區更換賽車服並挑選頭盔,然而一旁停放的一輛白色GT-R,則吸引筆者的目光。獨特的黑色輪框,讓這輛GT-R與身邊其他兄弟車款有著明顯區別;來到車尾一看,真相也就此大白:GT-R銘牌下方的黑底「SpecV」銘牌,點出這輛GT-R的不凡身份。

依循前幾代車型的作法,2009年初Nissan也針對R35世代GT-R,推出高性能版本的SpecV車型。自外觀部份,GT-R SpecV便運\用碳纖維材質,來求取輕量化的成效。包括水箱護罩、前保桿裙腳、擾流尾翼等處皆用上輕量化的碳纖維進行打造。而SpecV專屬的鍛造鋁合金輪圈,亦提供減輕簧下質量的效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仔細觀察,GT-R原本採用的左右四出尾管,在SpecV車型身上已換裝橢圓形樣式;排氣系統也改用鈦合金材質打造,進一步提升輕量化的成效。此外諸如全新的引擎超增壓模式,以及標配的碳纖陶瓷煞車系統,也是GT-R Spec V專屬的性能利器。

賽道全長4.063公里,多複合中低速彎角

先簡單說明仙台Highland賽道的背景資料:Highland賽道全長4.063公里,總計由20個大小彎角所組成,彎道多屬複合型彎角。賽道主要有三個直線路段,與Pit Lane平行的直線路段長度為584.34公尺,原廠試車手在直線路段約莫可做出200km/h的極速成績。由於賽道位於山區,因此賽道的標高差也有37.3公尺上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雙離合器銜接快速,動力飽滿不間斷

自Pit Lane駛出自直路底,小小一段的直線加速便讓人感受到GT-R引擎的澎湃動力。油門踏板的行程設定相當細膩,輕點可信步邁開腳步,深探一些,源源不絕的加速力道也會即刻湧出,伴隨著逐漸放大的排氣音浪,將車速迅速拉高。面對直路底的第1、2號彎角,先右後左的複合彎道其後再連結第3號左彎,三個連續彎內車速不算高,不過略帶一些下坡的走勢在攻略上仍極富樂趣。連續變換方向,GT-R的轉向系統提供相當扎實的路感回饋,轉向的精準度亦沒有話說,讓複合彎角中的路線掌控顯得輕鬆自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通過高速的第5彎角,迎面而來的則是Highland賽道中的第二段直線路段,在此駕駛又能再度享用VR38DETT引擎強勁的扭力輸出:利用換檔撥片操作,變速箱在R模式下可讓引擎直逼紅線區,駕駛得以盡享渦輪增壓引擎的激情咆嘯。瀕臨換檔邊緣、按下撥片,變速箱則以飛快的速度咬合下一檔位,持續追高車速;在前導車的帶領下,在此車速可作出160km/h的水準。

車身重心低,彎內重心轉移細微

約莫500多公尺的直線盡頭,左、右、左設定的第6、7、8號彎顯得相當有趣。確實踩踏煞車進行減速,瞄準入彎點將方向盤左切,短距離的連續方向變換有些類似繞錐動作;在連續彎內GT-R的車身並未顯現出多餘的擺盪,儘管兩側車輪分別壓過路緣石,然而車身在懸吊系統的抑制下,也未出現過多的跳動,四輪仍可服貼的劃過彎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外,GT-R的四輪驅動設定,在彎內也給予駕駛更高的操作空間。經過接續下來的幾個大幅度彎角,16、17號兩個右彎組成的連續彎,則可顯現出四驅系的精要所在。進入16號彎前是一小段直線,此段車速可達到110km/h以上。將車身向賽道左靠,面對約為90度右彎的16號彎,將車速降低至70km/h上下,車頭瞄準Apex點直切而入;劃過彎頂點後車身要再向左側路緣石靠攏,因為接下來的17號彎,也是同為右向的大角度反轉彎角。17號彎可謂Highland賽道中角度最大的右彎,然而駕駛仍可放心地加大方向盤的操舵,在VDC系統的從中輔助下,彎道中GT-R仍不顯露出一絲的車尾躁動,展現趨於中性的轉向特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來到最後一個右向的第20號彎,過了Apex點後寬闊的路幅讓駕駛能夠盡早踩踏油門出彎。然而在緊接而來的直線路段上,原廠則刻意擺放了Slalom繞錐錐筒,除了避免車主們在直線路段過於「忘情」外,也能細細體會GT-R在Slalom考驗下的重心轉移和動態平衡。在Slalom中,GT-R展現出低重心的底盤特點:儘管身形有些龐大,車重亦不算輕盈;然而含著油門定速,車身在變向繞錐動作中亦不見顯著的側傾情形,重心轉換的幅度相當細微。車頭指向也與方向盤操作保持一致,俐落地劃過每一個錐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直線路底進行大腳煞車,此時依慣性作用,車輛重心將會前移,導致後輪正向力減少、抓地力下滑;同時車頭也會呈現下沉現象,影響接下來的轉向操作。因此試車手在大腳煞車時,會採取先輕點煞車再釋放的動作,讓車身重心依慣性稍稍後移;此時再全力煞車,便可消弭重心盡數前移的現象,來維持前後輪正向力的均等,讓四輪在彎內保有優異的循跡性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事實上,GT-R車主也能利用車載的MFM多功能電腦監控儀,來讀取上述的各項資訊。原廠特別與著名模擬賽車遊戲GranTurismo的設計團隊合作,由知名遊戲製作人山內一典為GT-R量身打造MFM多功能電腦監控儀。上述包括油門深度、煞車深度、車速、方向盤轉向角度、縱向加速度值、側向加速度值等數據,MFM多功能電腦監控儀皆能顯示並予以紀錄,讓車主得以精進自身的駕馭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技术支持
在线客服
微信平台:AUPEOPLEweb
微信号:AUPEOPLE888
工作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
9:00-16: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A.U.PEOPLE 澳群澳洲珀斯Perth华人网官方网站-AUPEOPLE -西澳大利亚Perth珀斯最大最有效率的华人社区网 -珀斯Perth论坛--7万多会员 - 每月流量15万多人次,会员年龄从18到50岁,50%为澳洲永久居民或公民,50%为学生或临时居民- Since 21/04/2006]Perth ,Western Australia Number 1  Most Popular Chinese Website-- [留学],[移民],[租房],[买卖车],[找工作],[交友],[体育] [黄页] [税务Tax Return] 珀斯 悉尼 墨尔本 布里斯班 阿德莱德 堪培拉    

GMT+8, 2025-4-19 19:07 , Processed in 0.102259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