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A.U.PEOPLE 澳群澳洲珀斯Perth华人网官方网租房二手车招工二手买卖黄页退税税务Tax Return 珀斯 悉尼 墨尔本 布里斯班 阿德莱德 堪培拉]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本网站广告推广招商联系:Marketing@aupeople.com.au 微信平台:AUPEOPLEweb 微信号: AUPEOPLE888 QQ: 1171696152
楼主: lyu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天天感谢神

[复制链接]

57

主题

1022

帖子

5340

积分

A.U.初中生

积分
5340

社区居民

261#
发表于 2010-12-3 12:19:29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58楼lyu12010-12-02 22:56发表的:



大概寡言的人都比较喜欢涂涂画画吧?
上帝给我的最大优点是:不八卦。
.......

不用,互相勉励吧。

对了,小八卦一下,如果来年退税的时候还是放到最后一天的话,记得之前告诉我的,我可以帮你用etax做,14天之内税务局就退款给你的,省事省心,免费且专业的。

也祝福你身体尽快好起来,别老是这个小病那个小问题缠身的。

Have a gorgeous day!
全新的思想,全新的理念,全新的生活!
http://aupeopleweb.com.au/VantageF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851

帖子

1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17657

社区居民

262#
发表于 2010-12-3 21:14:55 | 只看该作者
[s:2]  [s:4]
http://aupeopleweb.com.au/VantageF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845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698

贡献会员勋章社区居民

QQ
263#
发表于 2010-12-3 21:29:3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一下!
飘洋过海! [fly][/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784

帖子

1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10503

社区居民

26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2:28:58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60楼lengyi32112010-12-03 12:19发表的:

对了,小八卦一下,如果来年退税的时候还是放到最后一天的话,记得之前告诉我的,我可以帮你用etax做,14天之内税务局就退款给你的,省事省心,免费且专业的。
.......

好主意。
我刚十天前才收到assessment。因为机子有故障,装不上etax软件。Out...

明年税季若仍忙得如此不堪,必定请阁下出山。
先行谢过。

至于身体,交托神啦。回头看天天感谢神,确实是个连篇累牍的病史,“因为我的能力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784

帖子

1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10503

社区居民

26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3:53:31 | 只看该作者
12月3日。星期五。

昨夜几点睡的,不知道。
只知道这是第一次因为疼痛而久久不能入眠。

爬起来祷告时,是两点多。
感谢神,让我清楚地看到祷告的功效。
因为祈祷后不久,我就感觉不到疼痛,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

神与我心相通,明明白白地看到我其实还没有百分之百地接纳他。因为自小所处的文化氛围,我所期待的神只有慈爱,只会乐呵呵地在人有危难时拉上一把,让人远离灾祸,逢凶化吉。那时候所听说的“神”,或有调皮捣蛋的,却从不会发怒降灾。

而在圣经中所见的神的言行,让我惶惑了许久,有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勇气沿这条路走下去。不得不说,那些因烈怒而作出灭绝性的惩罚的描述激发了我的恐惧感,也让我一直对神敬而远之,到后来也是若即若离。

年复一年,对一些事情渐渐明白起来。但于心灵深处,却仍然希望神是一位总是大施慈爱的神。因这缘故,想到耶稣时,会觉得很亲近。想到他的平和,他的舍己,他的代赎,不时有感动。

某年圣诞,有个挪威来的诗班在Murray St唱歌,他们身旁放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耶稣为你而死。”当时那个极为冥顽不化的我突然就觉得自己的心化成一滩水,软得不可收拾。悲壮的想象与感恩的情绪交织,让我隐隐地预见不管自己怎样抗拒,最终都必将顺服在那位神的手中。在福难逃。

今日从大楼的幕墙往外看,苍生如蚁,又想到这个公义与慈爱的问题。
神是他自己,不是我们手中的面团。
只有神按他喜欢的形状来揉捏我们,卑微的人类不可能按自己的喜好去设计神。
“I am who I am.”
没有人能够改变他。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去适应他,顺服他。
因为人的自主性掌握在神的手里。没有神,就没有主观能动性。不接受这一点,人必将被自己的骄傲绊倒,体无完肤。

***********************************************************

早上向经理秀报到时,她问:“好些了么?”
我说好了。她问是什么问题,我就把抄了“Acute Pyelonephritis”二字的小纸条递给她。那个字拗口,不晓得怎么发音,还是写下来省事。
她看了,小小地吃了一惊,说:“我女儿也得过这个病。”
原来,就在十月份的时候,她的女儿去卡尔古丽玩了一趟回来,就感觉不适,查了几次才查出这个问题。
当时,经理秀还拿了一个星期的假去陪她。据说,她也疼得很不象话。

这么说,神还是很恩待我。
虽然让我如此软弱,却始终没让我吃太大的苦头。
虽然容许我常常小有不适,却没让我遭那些了不得的罪。
这一次,虽然让我疼得一塌糊涂,却很快地释放了我。

知足便能感恩。感谢神。

**********************************************************

今日,澳洲人觉得特别颜面无存,因为在申办2022年世界杯时,第一轮便被淘汰,只得到可怜巴巴的一票,大有被人扫地出门的耻辱感。大比分胜出的,居然还是卡塔尔那个不值一提的弹丸小国。
澳洲可谓举国愤慨。

其实是澳洲的新闻自由毁了本国的世界杯之梦。
早在今年六月,《悉尼先驱晨报》就有报道称:“为确保申办2022年世界杯成功,澳洲足协向FIFA部分官员的妻友赠送了价值昂贵的珠宝首饰,同时还为部分贫困国家的球队拉练买单,并为部分人员支付旅行费用。”
这个“为申办世界杯而行贿”的主题引起轩然大波,FIFA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此事对澳洲申办WC22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其实是澳洲人自毁长城。然而,人们口诛笔伐的火力都集中在澳洲足协主席Frank Lowy的身上。或许,他们已经忘记了那个为博取新闻效果而不顾大局的《悉尼先驱晨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0

帖子

4024

积分

A.U.初中生

积分
4024
266#
发表于 2010-12-4 10:37:49 | 只看该作者
[s:1]  [s:1]  [s:1]  [s:1]  [s:1]
http://aupeopleweb.com.au/VantageF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851

帖子

1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17657

社区居民

267#
发表于 2010-12-4 20:15:44 | 只看该作者
[s:4]  [s: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784

帖子

1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10503

社区居民

26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3:06:27 | 只看该作者
12月4日。星期六。

园子里的西瓜,只有一颗长到了皮球般大。
青绿相间的纹路已渐显成熟。
自从艾钧用竹子搭了个架,葡萄枝往上延伸了一米许。
最近状态不佳,干活常常半途而废。园中的草堆,仍旧巍然屹立。星期一只把一小部分移到了户外,而星期二的早上,我就听到窗外隆隆的车声。打开窗,今年最后一次绿色垃圾清运已然结束。
生活是一团麻。

上一周,Burgess Rawson回复了我的邮件,说东主无意出租我朝思暮想的那个店子。
不怪人家,政府部门都偏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法则。
就这样,先把心收了,休养生息,再作他图。

大约一个月前,老哥在电话中明确反对我独力营商,认为我会累垮。而我坚持,在作出尝试以前Never say you can't。
他说,他宁可我跑回学校去,也不愿看我起早摸黑受苦。
对读书,我却是厌倦了。这么些年,从来没想过再往上读。我不是坐冷板凳的料。何况,再读完书,我恐怕要永久待业了。经理秀第一次跟我谈话时,就委婉地批评我学历过高,不符合他们的选拔标准。如果毕业后还是只能当自己的老板,倒不如现在就当,何苦花那些个精力、时间、金钱,忍受那无边的压力,混一张无用的羊皮纸?
因此听老哥的话时,我也只一笑置之。

这几天,思想里突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于是把读书作为一个选项放入了自己的日程中。大为给我推荐了几个人,要我跟他们商讨未来的课题。
鉴于当前的状况和心态,自己走这条路的可能性很小。但对自己思想中这种微妙的变化,我多多少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神要我走向哪里?我不再追问。只是定下心来,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http://aupeopleweb.com.au/VantageF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784

帖子

1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10503

社区居民

26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3:28:09 | 只看该作者
12月5日。星期日。

Mike的飞机应该到达中国领空了。愿主赐他一路的平安。
要提醒自己把佩洗礼时的照片发给他。

**********************************

又有了Linda的消息。
她找到了一个圣经学习小组。一开始,她看到这个小组仅有的三个成员就心凉:“一位姊妹是瘫痪在床的病人,是以前我们学校订奶站送奶的大姐,一位是满头白发,走路都打晃的老阿姨,还有就是带我去的大姐,面相愁苦不堪,更糟糕的是老阿姨和瘫姊妹连祷告都不怎么会,读经分享时,也只是絮絮叨叨说些家常话……”
然而,在第一次的分享中,她的心中就反反复复出现一句话:你要体贴神的意思,不要体贴肉体的意思,体贴肉体是神不喜悦的。
她留了下来,而且每周都坚持和这些最平常、最简单的老姊妹一起读经,并从中得到了最大的启示和信心。感谢神!

在一位老姊妹的灵修笔记中,她发现了一段于她于我都可能适用的话:
“我们所处的困境,往往是罪带来的结果,不要只求神挪去这痛苦,要反省自己是否还有隐而未发的罪,这罪,也许瞒得了别人,瞒得了自己,但瞒不过神,所以,只能向神寻求解决的方法。”

的确,我一直不能明白,为什么自己以为把罪全然滤净了,身心灵却仍然摆脱不了搅扰和苦恼。也许有很多事情,神视为罪,而我不自知。
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神容我得到更多的启示,让我明明白白地看到自己身上需要改变的地方,在灵命上有所长进,也找回那个意气风发、身心康泰的自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784

帖子

1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10503

社区居民

27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3:16:03 | 只看该作者
12月6日。星期一。

忙乎了大半天,下午才去找文医生。
跟她不熟,才看了她两次。
过去一直在珀斯医疗中心,看那个皮肤颜色深黑、个头很膘悍的女医生。尽管不欣赏她那种按秒钟数钱的工作态度,可因为去城里比较方便,又可以顺道逛一逛对面的Target,就一直懒得换GP。
后来,她因故离开那诊所,也许离开了珀斯,我就没有再去了。
珀斯医疗中心里有四五个医生同时工作,但因为病人太多,他们的敬业精神也被消耗殆尽。病人进入诊室,常常两三分钟就被打发出来。我见黑医生时,她也惯于在我的一句话还没有讲完的时候,吭哧吭哧打好单子,让我到前台签名。
她走了以后,前台的女孩们说:你也可以看诊所里别的医生。
我想算了,不去折磨他们。
这些医生,每日价面对那些走马灯般出现的面无人色、愁眉紧锁的脸孔,所受的精神折磨可想而知。他们尽量缩短看诊的时间,也许并不单单为了多看几个病人而敛财,也为了尽量减少同一个病人对他们情绪的影响吧。

后来再有不妥,就去找文医生了。
文医生是朋友介绍的。诊所离我很远,去找她是因为她可以Bulk bill。
见到她以前,听了不少她的轶事,什么醉驾,什么巴喳,诸如此类。
见到她之后,发现她是个不错的医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她并不记得我,因为大半年里我只匆匆见过她两次。以致我问她是否收到医院发来的信时,她说收到了,可不知道是谁的。
她确实比黑医生负责,让我坐下来以后,就不厌其烦地跟医院联系,索取我的化验结果。电话那边不知道是哪个马大哈接的电话,说:“No infection。”
文医生的眼睛就竖起来了,说:“马上传真给我!”
过了五分钟,传真机没动静,她又打去问,被告知:“我们正忙,你再等一个小时吧。”
“一个小时后我这关门了。”文医生咕哝着,把电话挂了。
根据刚才的电话内容,她断言那天的结果可能是误诊。
她问我:之前有没有发烧、呕吐、尿频等症状出现?我说都没有。她高深莫测地笑着摇头,大概是更加相信了自己的判断。
可回溯在急诊室那个下午的前前后后,我觉得误诊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是误诊,她认为最大的问题是,让那么强的抗生素打进来太冤了。
事已至此,我倒是很坦然。当时的问题是剧痛,而抗生素解决了那个问题。
旧的问题去了,引入新的问题,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我们总要为解决问题而付出代价,不断变换着应付新的问题。

明天空腹抽血后,还要找她一次,为的是医院的那份传真;几天后又要找她一次,为的是明天验血的结果。
这一周,算是家无宁日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784

帖子

1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10503

社区居民

27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2:24:00 | 只看该作者
12月7日。星期二。

昨天吃午饭时,看到一辆邮车开到门口停下来。
心想家里寄的书到了,便跑出去开门。
果然,老妈寄的第一箱福音见证集到了。
那是教会去年刊印的一本见证小册子。印象中只看到它露了个脸,就消失掉了。后来才知道,因为珀斯印刷费高昂,所以印量不大,供不应求。
上半年回国时,索取了小册子的电子版,让邻家的印刷厂加印两千册。
那一次行程十来天,没等到见证印好我就启程回澳了。叮嘱老妈收到小册子后,让邮局寄过来。
好事多磨。当地邮局一直不肯收寄,一会说没有刊号,一会说要文化局开证明。老妈不擅言辞,也不懂据理力争。就一直拖着。
教会里的弟兄建议就地消化,老妈也的确把多印的数十册送到当地教会去了,但我觉得,那是珀斯人的见证,应该用得其所。
上段时间我又催她,说:“你叫他们不管刊号不刊号,当它们是运动鞋跟衣服一样寄过来好不好?我又不是要他们当书籍寄,怎么会缠着你要刊号呢。”
她说她再试试。再试试。
终于,这批书可以漂洋过海了。

昨晚睡前,打开这本薄薄的见证集,又读了一遍Louis(泽林)的故事。这些日子被打蔫的信心又振作了。
可以说,泽林的故事是我信仰之路的一个里程碑。
那几年,反反复复,始终不能让自己屈服,对锲而不舍的牧师和师母,要么避而不见,要么冷脸相对。
后来老妈从教会图书馆借了一套VCD,其中的一集是《咒诅变祝福》,讲的就是自闭症患儿泽林从一个没有学校肯收留的学生变成一个传递基督福音信息的“神的工具”的故事。
看了那个记录片,我坚守的无神论便不能再立足了。太多的神迹。而这样的神迹,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看完碟子,当时最想做的事就是找到这个泽林。那时并不知道,片中的那个自闭症患儿,已经长成二十多岁的高大青年了。他仍然是自闭症患者,仍然不会用多少言语与人沟通,但他在敬拜神时的专注与喜乐,却是让人感动的。
后来我也向几位朋友推荐他们的记录片。但奇怪的是,他们感受不到与我程度相当的震撼。那也许是语言的沟壑,原碟是粤语。我以为有中文字幕足矣,但是,有些意会、有些灵上的感应是无法通过字幕传达的。
再从见证集里读泽林的故事,我对神重生敬畏之心。
他的做事方式,我们当中鲜有人明白。从人的角度看,我们总以为,泽林能突然开口滔滔不绝地说话才能让人信服。而神从没有让他这样做,他只给泽林一支笔,让泽林歪歪扭扭地写下种种后来成真的预言,写下许多传递福音的文字。
他并没有把许多世俗人看为美好的东西赐给泽林,并没有让泽林在他的爱中显得鹤立鸡群出类拔萃。
泽林还是那个泽林,那个语不惊人却担着道义的自闭症患者。

今天艾钧听到我仍然咳嗽,忍无可忍地问我:“上帝在哪里?”
意思是,为什么他置我的病体于不顾。
我说:“上帝在这。他做每件事都有他的用心,需要我们用心去领会。”
人是急功近利的动物,如果神真的让我们“信到病除”,那么再不需要有人传道,人们早就排起队抢着信他了。
可是他偏偏不这么做。他有他的意念。
他的意念,有时候也让我尴尬----因为我的软弱,让我无法在人们眼里彰显他的荣耀,反而是给他抹黑,丢他老人家的脸,让旁人对他的能力和爱产生怀疑。
神的苦心我们不懂。不懂,我们还是要无条件地信他,就如他无条件地爱我们一样。
因为,即便所有的东西都解释不通,那么我们至少还有一个信念: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784

帖子

1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10503

社区居民

27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22:21:34 | 只看该作者
12月8日。星期三。

一个星期又过了一半。喜忧掺半。
一直怀着矛盾的心情跟着岁月前行。
一方面,不想时间过得太快。萧芳芳拍《女人四十》,仿佛还是昨天的事,那时候,用很年轻的心情去审视它。然而一晃眼,那个片子的主题就越逼越近了。神思里,我还是那个我。可某些东西,变了。
另一方面,又希望这卡在瓶颈中的日子早些过去。
一切的不安定感、不确定性、一切去意徊徨无从抉择的困境,终将随之逝去。
就像在寒冬风雨中的泥泞陡坡上走,总想快些走出这一段路,去迎接彩虹,拥抱阳光,把春天捧到手心里。
而这段路,也许要走几年,甚至更久。

从昨日开始,遵文医生之嘱,把抗生素停了。正中下怀。
所有的检查结果都到了。一切正常。
这已经是第N次出现这种情况,自己感到不妥,甚至有莫名其妙的种种症状,但检查结果总显示正常。几乎没有例外。
没有别的解释,都是神的安排。

至于已经吃进来的抗生素,由它去了。神容许它进入我的躯体,必然会为它备一条出路。
今日的新闻说,澳洲医学界已将抗生素所致的细菌抗药性视作一个巨大的医学难题。有人断言,从下一个十年开始,抗生素将不起任何作用。明年二月,一批医学精英将在悉尼召开以抗生素抗药性为主题的峰会。
他们会有什么发现,会制定什么对策,只有神知道。
http://aupeopleweb.com.au/VantageF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5679

积分

A.U.初中生

积分
5679

社区居民

273#
发表于 2010-12-9 22:53:28 | 只看该作者
[s: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62

帖子

1334

积分

A.U.初中生

积分
1334

社区居民

274#
发表于 2010-12-10 00:27:2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感情细腻、文笔清新、思路清晰,但是逻辑上好像有些问题。
上帝就是一个符号,只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上帝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关键就在于她只能存在于心中。
按照基督徒的逻辑,把上帝这个符号换成其它的名称,其结果是一样的。

基督徒是什么逻辑呢?
今天下雨,感谢上帝!空气清新!今天不下雨,也感谢上帝!出行方便!下小雨,感谢上帝!下大雨也感谢上帝!
这就是孔乙己的逻辑,“自欺欺人”法!一句话,感谢上帝,不需要理由!

遇到小麻烦,感谢上帝!没让我遇到大麻烦!遇到大麻烦,要感谢上帝!让我最后处理好了!如果没处理好,也要感谢上帝!我遇到麻烦,说明我还活着,活着就是幸福,还管什么麻烦!
这就是“赛翁失马焉知祸福!”一句话,感谢上帝,总有理由!
http://aupeopleweb.com.au/VantageF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62

帖子

1334

积分

A.U.初中生

积分
1334

社区居民

275#
发表于 2010-12-10 00:49:29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事情,都和上帝联系起来!基本上是一个不敢直面现实的弱者。有的人开始不信上帝,说明他还有一些勇气直面现实,最后信了上帝,那说明在与现实的斗争中,败下阵来,由强变弱。其实,人或者社会的发展进步,就是要不断地与现实作争斗。发展进步是无止境的,这种争斗也是无止境的。虽然人不可能完全认识和掌控世界,但人是越来越强大的。如果全人类都信了上帝,也就没有发展的勇气和动力,人类也就停止了,不过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当然,不可否认,借上帝这个符号宣扬的一些东西,对个人和社会也有有益的一面。对个人,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投降,投降是一种很重要的生存之道。对社会,是一个稳定器,不至于对社会产生大的破坏。但是,信上帝,绝不可能解决你的所有烦恼和痛苦,只能是一种舒缓和释放,其实,不信上帝,也能做到,就是心中有那么个符号,凡事都顺着这个符号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62

帖子

1334

积分

A.U.初中生

积分
1334

社区居民

276#
发表于 2010-12-10 00:54:05 | 只看该作者
总之,上帝是存在的,任何东西都是上帝,只取决于你自己的内心。
上帝也是不存在,什么都是上帝,也就是什么都不是上帝。一年的每天都是public holiday,也就是每一天都不是。
http://aupeopleweb.com.au/VantageF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784

帖子

1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10503

社区居民

27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23:47:2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75楼waadl2010-12-10 00:54发表的:
总之,上帝是存在的,任何东西都是上帝,只取决于你自己的内心。
上帝也是不存在,什么都是上帝,也就是什么都不是上帝。一年的每天都是public holiday,也就是每一天都不是。

谢谢赐教。
数年前,我也曾用类似的言语,极力张扬无神论。我以为,这是比较典型的深度化的无神论者的思想。我对神的认识,也始于与基督徒的辩论。
有一个事实是,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在无神论者与基督徒的争论中,占上风的都是无神论者。你如果有机会看到远志明、冯秉诚的故事,就会发现这一点。最初,他们都以自己的辩才战胜了一个个试图向他们传道的基督徒,并因此沾沾自喜;而最终,他们都成了虔诚的基督徒,成为很有代表性的华人传道者。
从表面上看,越是聪明的脑袋,越是无法接受有神论,尤其是在无神论根深蒂固的中国。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要经历更多的挣扎才可能学会顺服。
而另一个事实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中绝大部分是基督徒。由此可见,宗教与理性并无冲突。那些科学家或许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而在理性思辨上,他们不输于我们这些自命不凡的人。
在踏入教会以前,我也以为教会里面聚集的都是些闲得无聊、借敬拜打发时光的家庭妇女,或者没受过多少教育、经不起撺掇怂恿的市井之徒。
然而走进教会我才发现,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社会精英、成功人士。他们都虚怀若谷,放下世俗的浮名,全心事奉。
看到他们,我很惭愧。我由来已久的骄傲没有立足之地。
的确如你所言,接纳基督教,是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的结果。因为在现实中,我们很弱小,根据不可能与上帝抗衡。顺境可以让我们骄傲的本性无限膨胀,让我们以为自己很强大,让我们看不到上帝的存在。而上帝,总会在合适的时机,让我们的软弱无处遁形。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为更好的生活而与现实不懈争斗。曾经有人预言,基督教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衰亡。然而,你也应该知道,世界上信仰基督的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按我过去的无神论逻辑,这说明地球人的智力退化了,地球人一代不如一代了。而现实并非如此,科学越是昌明的地方,基督信仰越深入人心。
上帝就是上帝。没有别的东西、或说符号可以代替。
我们身边有许多神迹,都明明白白地指向上帝或基督,并不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信心有多大,神迹就有多大。
我们看不到神迹,是因为我们缺乏信心。
当然,以上的话,很可能仍然让你很鄙视。我曾经从你现在站着的地方经过,所以很乐意与你探讨。我的不幸,或说我的幸运,是我没有如你一样能够依旧玉树临风般站着。我重重地摔了一跤。爬起来时,我看见了上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784

帖子

1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10503

社区居民

2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22:57:57 | 只看该作者
12月11日。星期六。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要从白走到黑。
从早到晚,绕珀斯跑了一圈。
中午,从安妮卡家出来,就顺道去了趟宜家。
走了另一个入口,才发现上次走过的地盘,还不足这个商场的一半。
楼上楼下有东西吃的地方,人头攒动,喧声不绝。
儿童游乐室、餐饮服务与购物合为一体,难怪客似云来。对于时间上较为充裕的人来说,宜家不啻是个尽现生活情趣的乐园。
有一次让佩在Bunnings门口等我,问她要不要进去看看。她说:“不去,又不是宜家。在宜家我可以逛一天。”
当时并无共鸣,今天倒发现此言不虚。
在店中走着走着,就把自己走丢了。
发现与莎拉约定的时间马上就到,找路出去付账,匆匆离开。

莎拉去年年底才从英国来澳,和家人住在南边的一个区。
两个多月前,她成了我的新同事。为了照顾两个女儿,她每周只工作两天。
今天的烧烤,是她家来澳后的第一次圣诞聚会。主要是请她丈夫的同事和女儿们的同学参加。屋子的游泳池边热热闹闹坐满了人。
孩子们陆续跳到水里游泳去了,大人则一边吃东西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家家户户都喜欢用这种相似的模式把亲友聚集起来,分享某个或平凡或喜庆的时刻。
今天开派对的人很多,一路上,不时看到汽车挤作一堆停在屋外的景象。
十二月,一个狂欢的季节。

也在酝酿着给铁笛弄一个小小的生日庆祝活动。不想他的心上出现缺口。在这样的社会生活,只有适度地遵循这个社会的常规,才能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特立独行离群索居对他有害无益。
最近对一些事情,渐渐领悟了神的心。走下去看看,才会知道这种领悟是对是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62

帖子

1334

积分

A.U.初中生

积分
1334

社区居民

279#
发表于 2010-12-12 01:40: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回复!交流有益!

我对基督教是尊重的,她存在这么长时间,有如此多的信徒,正如你所言其中也有很多社会精英、成功人士,甚至一流的科学家。而且,基督教已经渗透到文化中,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尤其在没有东方人那种紧密的家庭和亲戚纽带的西方社会。教堂礼拜也是一种聚会、一种沟通、一种互助的场所。

我的观点是,基督教和科学是不相关的,当然不是对立的。基督教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或是指引。科学是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但是基督教并不等于上帝。上帝是一个符号,现实中的人借这个符号进行了演绎,才形成了基督教的体系。当然,这里便有很多很吸引人的故事。有没有上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督教的理论体系。我从不否认基督教有很多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没错,我的意思是,到底有没有上帝,基督教教义是不是上帝说的话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理论体系对于社会和个体有没有益处。

当然,要把基督教向大众传播,借上帝这个看不见、摸不着、测不到的符号,是重要的传播手段。试想,如果说基督教教义是某个现实中的人说的,哪怕他是一个多领域的权威,是一个大科学家,都没有上帝这个符号更容易被人接受。在现实中,会讲故事,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播和销售手段。

总之,我认可一些基督教的教义,但是不认可很多人张嘴上帝,闭嘴上帝。下不下雨,吃个药,办个事,也和上帝联系起来,也要感谢上帝。当然,有些事情,随口感谢一下上帝,也无大碍;但是有些事情就不同了,是按科学精神,积极面对,还是全交给上帝,就大不一样啦。比如,你提到吃抗生素,对人体的副作用,按你说的上帝会帮助你,使得抗生素对你没有副作用,那就有点不科学了。当然,如果你什么办法也没有了,没有什么可做的,就交给上帝,也是对的。不交给上帝,又能交给谁呢?嗬嗬,还有的人交给老天爷,有的人交给运气,有的人交给观音菩萨。难道不都是一种符号吗?

不知道我的信息是否是对的,我在一个洋人的教会,听说现在在西方基督教的发展不是很理想,很多西方人开始对信教的热情在降低,反倒是东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基督教在蓬勃发展。其中,没有什么可以思考的吗?

还有,你说很多科学家也信教,我也承认,但是很多科学家是在晚年才开始信教的。人到晚年,什么事都力不从心,思想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作为科学家他的主要成果和贡献却是在他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如果一个处在研究黄金期的科学家,不去做实验,而是天天祷告!感谢上帝!他能做出好的科研成果?当然,科学研究中也有偶然,也有运气的作用,如果你把这些算作上帝的贡献,确实也没人能提出反对,因为如果说不是上帝的作用,又能说是什么呢?

通过参加教会净化内心、与人交流、互通有无,也是不错的生活方式,甚至把上帝做个寄托也没什么。但是,凡事都说是上帝的作用,不去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深入思考,不去用积极的、顽强的、坚韧的方式直面问题,内心的平静只是暂时,也就是说,信上帝不能解决你的全部问题。当然,你可以借上帝自圆其说,但你的行为表现一定是消极避世的。




引用第276楼lyu12010-12-10 23:47发表的:


谢谢赐教。
数年前,我也曾用类似的言语,极力张扬无神论。我以为,这是比较典型的深度化的无神论者的思想。我对神的认识,也始于与基督徒的辩论。
有一个事实是,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在无神论者与基督徒的争论中,占上风的都是无神论者。你如果有机会看到远志明、冯秉诚的故事,就会发现这一点。最初,他们都以自己的辩才战胜了一个个试图向他们传道的基督徒,并因此沾沾自喜;而最终,他们都成了虔诚的基督徒,成为很有代表性的华人传道者。
.......
http://aupeopleweb.com.au/VantageF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851

帖子

1万

积分

A.U.本科生

积分
17657

社区居民

280#
发表于 2010-12-12 22:43:13 | 只看该作者
[s:2]  [s:4]  [s: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技术支持
在线客服
微信平台:AUPEOPLEweb
微信号:AUPEOPLE888
工作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
9:00-16: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A.U.PEOPLE 澳群澳洲珀斯Perth华人网官方网站-AUPEOPLE -西澳大利亚Perth珀斯最大最有效率的华人社区网 -珀斯Perth论坛--7万多会员 - 每月流量15万多人次,会员年龄从18到50岁,50%为澳洲永久居民或公民,50%为学生或临时居民- Since 21/04/2006]Perth ,Western Australia Number 1  Most Popular Chinese Website-- [留学],[移民],[租房],[买卖车],[找工作],[交友],[体育] [黄页] [税务Tax Return] 珀斯 悉尼 墨尔本 布里斯班 阿德莱德 堪培拉    

GMT+8, 2025-4-5 17:27 , Processed in 0.146277 second(s), 5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