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000000">1890年的一天,一艘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的船只终于停靠在了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码头。船上走下来一个瘦弱的年轻中国人,随身只带了一个简单的包裹,他的眼神迷惘而坚定,充满了渴望又略带惶恐地张望着这片新奇的土地。他就是日后在西澳成功开办了自己的家具厂并成为中华会馆的创始人之一、自己和家人一生都在为华人的权益而奔波的阮霭培。那一年,他只有十九岁。<br /></span></p><p 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 #000000"><img style="WIDTH: 149px; HEIGHT: 189px" height="189" src="/data/upload/hoypoy_ZXhzmI.jpg" width="149" border="0" /><br />37岁的阮霭培</span></p><p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000000"><strong>莫道人穷志亦短,英雄自古出微末</strong></span></p><p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000000">阮霭培出生在香山县隆都象角乡(今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鸦片的输入,使许多中国人惨遭毒害,阮霭培的父亲便是因为吸食鸦片而早早离开了人世,剩下小脚的妻子和年少的阮霭培。生活的重担从此落在了他的身上。阮霭培从短工到长工,始终没有办法解决家人的生活,只好跟随早年到澳洲的华侨、自己的租田东家周宽桂远走墨尔本谋生。周宽桂为他在一家华人开办的家具厂找到了一份学徒工,边学边干。由于阮霭培勤奋节俭,每月都能为家人寄去一份生活费,渐渐还清了债务。<br />二十世纪初,华人已经稳固地建立起菜园和洗衣业,华人的蔬菜店和杂货店遍及珀斯市中心区和西北区。而华人的家具业虽然在与欧洲家具竞争中受到不公平的限制,但是仍有可观的贸易量,西澳不断吸引着华人前往谋生。由于阮霭培的工作能力很得老板的赏识,便被单独派往珀斯开办分公司。阮霭培不负众望,把企业发展壮大。在老板退休后,他买下了这家家具厂。1919年,阮霭培正式在现在的James Street上拥有了自己的企业。<br />一件历史事物的形成不是由某个人的突发奇想而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特定的需要出现时才应运而生的。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华会馆便是这种应运而生的杰出产物。从1901年开始,澳洲奉行“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白澳政策的起源是由于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的白人矿工怨恨华人矿工的勤劳和吃苦,从而引发了殴打华人的暴力事件。从此两地提出限制华人劳工的输入。随后昆士兰州也以外国劳工争夺他们的工作机会为由,强烈反对外国移民。政府于是在1901年,公布了限制移民的法案。1919年,也就是在阮霭培成立自己的家具厂的那一年,澳洲总理William Morris Hughes赞誉“白澳政策”是“我们最大的收获”。<br />华人凭借自己的勤劳,好不容易在最辛苦的种植、洗衣和采矿行业找到一个立锥之地,就遭受了如此恶劣的大环境。不屈不挠的华人决定团结起来,成立自己的组织,关心自己的福利,以组织的形式为自己争取权利。1909年,中华会馆成立,这是西澳最早的少数民族团体,阮霭培是会馆的创始人之一。他慷慨捐钱捐物,为会馆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如此,在阮霭培落叶归根、返回大陆之后,他的儿子阮雷和儿媳阮丽茹继续为中华会馆服务,直到现在。<br /></span></p><p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000000"><br /><strong>将门从来出虎子,继承父志担重任</strong></span></p><p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000000">阮雷(Royce)是阮霭培的第四个儿子,1920年1月5日出生在Nedlands的Broadway。当时他的父亲阮霭培在西澳从事家具业,同时也时中华会馆的基金会成员之一。阮雷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这也注定了他与中华会馆割舍不断的终身关系。二战爆发时,19岁的阮雷加入了军队的信号部,后在西澳的农村地区工作多年,直到1946年才转回赫德兰港(Port Hedland)的邮电局工作至退休。在赫德兰港,阮雷认识了Edie(阮丽茹),并于1951年4月14日在Perth北部的St Hilda’s教堂结婚。在阮雷和Edie结婚的时候,西澳的华人非常少,最令Edie感到高兴的是,有大约二十位华人前来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代表中华会馆的是当时的会长Alex Chen 和他的弟弟Harold。<br />由于二十年代末的经济大萧条,很多华人的生意几乎无法维持,而早期来澳的华人又到退休年龄,渴望回乡安度晚年,又加上移民政策紧缩,导致西澳华人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到六十年代时,中华会馆的会务几乎只靠一纸会章来维持。但到了1965年,移民政策开始松动,来自亚洲的移民渐渐多了起来。重振中华会馆便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阮雷夫妇积极加入到了重建工作中去。当时会馆的经费只有50英镑,而会馆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无法再用。阮雷等人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找到在Fremantle开餐馆的吴表权,劝说他把分店开在了会馆的楼下,由吴先生出钱修缮会馆,这样既解决了会馆的资金问题,同时餐馆也得到了非常低廉的租金。中华会馆的地址定于James St 128号,因为会馆的对面就是很多华人工作的市场,每天中午,大家只需穿过一条街道就可以到达会馆,在里面吃午饭和休息。在这里他们不必担心被歧视,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家。<br />由于阮雷对会馆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他先后被推举担任了三年中华会馆会长和五年理事,获终身会员荣誉,并被邀请担任元老。<br />阮雷和蔼可亲,乐于助人,是个永远不会以恶语对人的人。每年圣诞节在中华会馆举行的活动中,身材高大的他都会扮成圣诞老人,逗大家开心。阮雷终身为会馆作义务工作,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光。2002年,阮雷患病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记挂着中华会馆的老年护理工作,他对Edie说:“我找别人来帮忙,你去做你的工作。”他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影响了会馆的工作,更不愿意看到Edie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2002年12月29日,阮雷在Bentley的Craigley护理院逝世,终年八十二岁。他逝世后,中华会馆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中国驻珀斯总领事、中华会馆会长、理事和亲朋好友共150多人在报上刊登唁文,悼念这个胸怀宽广、无私助他的好人。<br /></span></p><p 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 #000000"><img style="WIDTH: 187px; HEIGHT: 232px" height="232" src="/data/upload/couple_w6XSzI.jpg" width="187" border="0" /><br />阮雷,阮丽茹伉俪情深<br /><br /><img style="WIDTH: 190px; HEIGHT: 218px" height="218" src="/data/upload/queen_N4Ib4D.jpg" width="190" border="0" /><br />1988年4月23日, 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为阮丽茹颁发荣誉勋章</span></p><p align="left"><strong><span style="COLOR: #000000">老骥伏枥志千里,巾帼未曾让须眉</span></strong></p><p align="left"><span style="COLOR: #000000">阮雷的太太Edie(阮丽茹),1927年出生于澳大利亚赫德兰港——西澳西北部的一个只有200人的小镇。她的父亲是中山人,母亲是亚裔。<br />Edie从小就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勇气和正义感。那时赫德兰小镇只有十几个中国人,都不会说英语,他们经常聚集在Edie父亲开设的面包店里赌博,自娱自乐。一次,由于这些中国人拒绝了一个并不认识的人加入赌博的要求,因此遭到此人的妒嫉和告发。警察突袭面包店,抓走了这些中国人。而当时只有十岁的Edie就懂得和警察据理力争,她说,华人没有什么娱乐,他们并没有拉其他的人赌博,只是几个人玩玩而已。最后警察便无罪释放了那些华人。从此,小小的Edie心中便有了一个原则,当遇到不公平时,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只有自己去争取,才可能赢得机会。这个原则Edie一直奉行至今。<br /></span></p><p 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 #000000"><img style="WIDTH: 260px; HEIGHT: 178px" height="178" src="/data/upload/sixsiblings_EURDbi.jpg" width="260" border="0" /><br />1933年阮霭培与妻儿在西澳</span></p><p><br /><span style="COLOR: #000000">Edie读小学时,学校只有她一个华人。同学中除了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希腊人,其余都是澳洲人。有一次,Edie打开饭盒,同学们硬说她带的饭是臭的,居然把饭盒扔掉了。还有一天她带了一戴比较漂亮的帽子到学校。同学却把帽子扔在地上,还用脚踩。小小年纪的Edie不知道这是种族歧视,但是勇敢的Edie还是和他们打架自卫。<br />小时候的Edie在赫德兰小镇的华人圈子里就小有名气,当时华人了解中国发生的事情的唯一途径就是听“澳大利亚广播”,Edie听了广播后告诉父亲,然后由父亲用广东话告诉大家。当Edie学会写字以后,她就经常帮助华人办好汇票,让他们把钱汇回家乡。<br />1946年,Edie认识了阮雷,五年后他们在珀斯结婚。此后Edie便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中华会馆。当时的中华会馆正处于最低潮时期。1969年,三艘台湾船只停靠在了珀斯码头。作为西澳当时唯一的华人组织,中华会馆派Edie前去迎接。当时西澳的华人特别少,Edie带了当时仅能找到的三名华裔儿童,买了鲜花前去迎接。当天晚上,Edie邀请了船上的二十几名军官和中华会馆的成员在自己的家里进行了午餐,兴高采烈的年轻人用光了Edie家里所有的食物,并把厨房弄得一团糟。可是,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在中华会馆找到了归属感,并且度过了无比快乐的一天。<br />“白澳政策”对于每一个经历过它的华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虽然没有经历过的人难以理解,那是一种折磨,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当时的华人不能拥有土地,只能租住在珀斯周边的乡村。Edie和阮雷结婚以后,开始找房子住,当时阮雷在现在Telstra的前身PMG公司工作,算是拥有一份比较体面的政府工作,但由于是亚裔,房东还是要盘问阮雷夫妇的社交生活怎样。即使房东可以相信阮雷夫妇,但还是不相信他们所交往的华人朋友。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种族的歧视和仇恨仍然十分突出,出现了童格伦火烧中餐馆的事件,随之又出现了反华言论与宣传小册子。这时Edie挺身而出,在中华会馆的帮助下,促使童格伦被重判入狱18年。当局也因此设立了严密的监视网络。童格伦出狱后还是十分活跃,到处散发传单,2004年2月又发生了三间餐馆被烧的事件,当时担任西澳政府警察局咨议委员会委员的Edie密切关注此事件,结果很快破了案。<br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移民涌入西澳,大部分新移民不懂澳洲的法律,英语也不好,他们便找到了中华会馆寻求帮助,热心的Edie有求必应。有些人违反交通规则,或出了交通事故,Edie就到现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七十年代以前,珀斯很少有人过中国新年,1977年Edie开始组织华人过中国新年,以后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直至今日,过春节已经成了珀斯不可缺少的一项文化活动。<br />2000年,Edie完成了一项她一生都引以为自豪的工作——以中华会馆的名义为华裔老人申请到了政府提供的“家庭与社区护理”计划资金。使年迈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在家里得到专人的照顾,而不用送去老人护理院。此项资金的受益人不仅仅是华人,还包括了亚洲其他国家的老人。申请“家庭与社区护理”计划资金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Edie做到了。同时,在Edie的组织下,中华会馆的老人组办得非常成功。会馆为老人提供了从早晨九点到晚上九点的活动时间,他们可以坐公共汽车或是由会馆提供的专门接送车来到会馆,在这里聊天、娱乐,中午可以享用可口的中餐。这既丰富了老人的生活,也减轻了子女的负担。Edie的热情服务得到了会馆所有人的认可,无论是年轻于还是年长于Edie的人都亲切的称呼她为“妈妈”,从此“中华母亲”的美誉不胫而走。这也是在众多荣誉和称呼中最受Edie钟爱的一个。<br />几十年的出色社区义务工作也为Edie赢得了许多荣誉。1977年,她成为中华会馆第一位永久会员;1988年获得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颁发的OAM勋章;1999年,被西澳政府任命为国际老人年联合国大使;2002年,西澳政府以其家族姓氏命名街道,表彰阮家对华人社区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也是西澳第一次以华人姓氏来命名街道。同年,Edie获多元文化奖。2003年6月,Edie获得澳洲总理颁发的“世纪纪念奖章”,同年还获得“西澳好公民奖”。2004年,Edie获得了澳洲杰出长者奖。众多奖项归于一身,她成为华人永远的骄傲。现在Edie仍是西澳老龄化委员会、长老权益顾问委员会、西澳警察局种族顾问委员会的成员。而对于Edie来讲,荣誉从来就不是她工作的目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000000">现在,刚刚过完八十岁生日的Edie仍然在为中华会馆服务。她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每天坚持阅读英文报纸,对时事往往有精辟的见解。每每在公众面前讲话,她都是出口成章,从不照本宣科,而且语言幽默诙谐。<br />“生活就应该这样,我不能闲着,所以我要继续工作,如果有人要我去做什么,只要我认为对社区有所帮助的我就会去做,这就是我的人生哲学。”这就是我们的Edie——最受尊敬的“中华母亲”阮丽茹女士。<br /></span></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