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南美大豆(4326, 15.00, 0.35%)进入重要生长阶段,南美大豆产量与天气题材再次成为豆类市场焦点。虽然最近几周南美出现降水,并且我国临近春节假期,养殖业饲料需求进入淡季,但美国大豆库存偏紧、MIR162转基因玉米(2333, -11.00, -0.47%)与DDGS严检持续,都将继续支持豆粕(3338, -2.00, -0.06%)市场。 南美未来天气仍存在变数
过去几周里,南美地区天气出现分化:巴西降水较大,但分布不均,东南部甚至发生了1990年以来最大洪水;阿根廷气温居高不下,一度引发作物生长会受损的担忧。就目前来看,在南美大豆产量确定之前,豆类市场仍将因南美地区天气变化而剧烈波动。
进口大豆到港量不及预期
由于我国2013年大豆压榨利润丰厚,且蛋白原料消费强劲,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存度再度提升至93%之上。但最近几个月数据显示,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明显低于预期。海关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418.69万吨,11月到港603.04万吨,而预计12月到港670万—690万吨,三个月累计到港量明显低于之前预期的1900万—2000万吨。就数据来看,截至12月12日,美豆累计销售量3904.15万吨,完成了年度销售计划4014万吨的97.26%;美豆已装船量为2049.21万吨,其中中国装船1459.06万吨,未装船数量为1024.07万吨。就数据来看,未装船数量并不多,在南美大豆上市之前不会实质增加国内大豆供应。
国内豆粕消费刚性仍存
最近几年,我国豆粕饲料消费逐年增长,且部分时间增幅较大。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豆粕饲料消费增长15.6%,2011年增长9.7%,2012年增速下降至5.6%。由于生猪、畜禽等存栏较高,预计2013年中国豆粕饲料用量增速为6.1%。虽然今年出现禽流感,损及禽类饲养,但端午节后的大额补贴,使得禽类饲养迅速恢复,从而拉动饲料原料需求爆发式增长,这也是年度豆粕消费未有降低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我国港口地区豆粕库存为50.5万吨,较11月底增加8.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4.1万吨;豆粕未执行销售合同约为251万吨,较11月底增加73.6万吨,同比增加107.6万吨。由于国内豆粕提前预售,其消费淡季的供应压力与库存压力被化解。这也证明豆粕刚性需求的存在。
除此以外,由于美国大豆压榨与中国类似,利润非常理想,其大豆库存明显降低,这使得后续市场调整空间受到限制。并且,南美大豆收获上市季节逐渐来临,但拥堵的物流和世界杯,都可能使港口阻塞,船期延迟,不排除市场采购重新转向美国的可能性。并且,就近期来看,美国农户惜售情绪开始增强,而我国饲料原料供需格局依旧维持紧平衡状态,因而,短期调整并不会改变豆粕之前的强势运行格局。
源自期货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