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任期的第二周,美联储主席耶伦昨日赶赴国会为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由于这是其上任以后的“首秀”,在其发表讲话前,相关猜测纷至沓来。此前,人们预期耶伦会尽可能表现出谨慎乐观的态度,并以宽松的措辞安抚市场。
不过,耶伦的证词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鸽派”。在证词中,她表示,如果经济数据符合预期,美联储可能审慎地削减购债规模。不过,她也留有余地地表示,将视经济数据决定政策如何调整。而目前美国的经济状态也喜忧并存:经济活动加快促进了就业,但就业市场复苏远未完成。
尽管耶伦的措辞中尚无关于政策前景的明确措辞,但面对美联储的退出,一些投资者早已作出仓位调整。经济学家们也分化为两大阵营:一些人认为,新兴市场近期遭遇的波动仅仅只是正常调整,下跌是入场的好时机;一些人则认为,这波跌势尚未结束。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龚维松
美国经济前景稳中有忧
耶伦在11日发表的证词中表示,美国的经济复苏在去年下半年获得了更大的动力,在去年第三及第四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实现了超过3.5%的增幅,高于上半年的1.75%。
在GDP的组成部分中,家庭和企业的支出在去年下半年出现加速增长。在就业好转及房屋、股票等资产价格上扬的背景下,家庭支出出现激增,商业投资也存在类似情况。但作为对比,房屋市场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
而经济活动的复苏点燃了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增长的可能。自去年7月货币政策报告公布以来,有125万个工作岗位被加入了就业名单。而自2012年8月以来这一增长数量则为325万。
不过,耶伦也称,美国就业市场的复苏远未完成。因为那些失业超过六个月的人口继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而那些目前在做兼职但渴望得到一份全职工作的人口比率仍维持高位。她称,长期失业以及未充分就业人口数字突出表明,在评估就业市场状况时不能仅仅考虑失业率。
美国劳工部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该国失业率下滑到6.6%,然而,非农就业岗位增幅仅为11.3万个,远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增加18.5万个,去年12月更是只有7.5万个。不过,曾任纽约联储经济学家的约瑟夫·拉佛纳则认为,最近新增就业人口疲软只是暂时现象,未来或许会反转。
“临时性”一词同样被耶伦使用。她就通胀情况发表证词时称,“近期疲弱的通胀可能反映了原油(100.51, 0.03, 0.03%)价格下跌以及非石油进口价格下滑等临时性因素。”
除了本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外部动荡也成为其关注的议题之一。耶伦表示,美联储密切关注近期的全球市场动荡,“但我们感觉这些问题不会对美国经济前景构成实质性威胁。”
QE削减尚无既定路线图
面对经济复苏乏力,美联储曾推出三轮资产购买计划,将资产负债表扩大至逾4万亿美元。而伴随美国经济好转,美联储的政策也开始步入转变的关键时期。
美联储政策委员会曾强调,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在资产购买计划结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去年12月的政策结束后,美联储决定从今年开始将月度购债规模缩减100亿美元,即每个月将购买35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400亿美元国债,并且仍坚持承诺在失业率降低到6.5%且中期通胀预期达到2.5%之前,维持基准利率在0至0.25%的超低水平不变。
曾担任美联储经济学家的迈克尔·汉森表示,此前美联储承诺失业率跌破6.5%时,开始考虑升息,但是耶伦或进一步远离这项承诺。美联储在去年12月指出,失业率低于6.5%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美联储可能都不会升息。
旧金山联储高级经济学家简恩斯·克里斯坦森近期发布研究报告称,截至2013年底,市场从2013年9月以前预期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场时间就已经明显往前移。根据克里斯坦森分析美国公债收益率曲线的研究,截至去年12月27日,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大约在2015年3月就会开始紧缩货币政策。而投资者预计美联储2015年之后还将维持利率在接近零的几率只有三分之一。
耶伦对此并未给出明确的路线图。但她表示,缩减资产购买计划的速度将取决于就业及通胀前景,美联储也将考虑债券购买计划的成本和效益。去年11月,她曾明确表示,为了推动增长和就业,采取激进政策仍然十分重要。
此外,在昨日的听证会上,耶伦还表示,美联储将致力于重返完全就业和2%的通胀率。她还称,触及失业率门槛并不会自动引发加息,但将暗示应该考虑整体经济前景是否需要加息。
新兴经济体严阵以待
自从美联储表态将逐步退出非常规刺激措施以来,新兴市场便遭遇一波抛售。而这种趋势在今年初愈演愈烈。
一个跟踪20种新兴市场货币的彭博指数在上周上涨0.8%,但自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底,该指数累计大跌5.4%,为自2012年年初以来表现最差的三个月,这一指数在2月3日曾跌至2009年4月以来最低位。
海外媒体分析称,新兴市场货币近期的大跌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其中的一项便包括美联储减码宽松货币,此外,中国制造业数据不佳,阿根廷容许本币贬值等也是影响因素。面对猛烈的抛势,土耳其和南非等货币当局试图通过加息来遏制本币跌势。
根据EPFR最近一次提供给上证报的数据,在截至2月5日当周,投资者从发展中国家股市撤离64亿美元资金,创下2010年8月份来最大资金流出。
而新兴市场股票也在今年出现2009年以来的最糟开局,不少投资者猜测,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否会重演。邓普顿新兴市场集团的投资大鳄麦朴思便表示,新兴市场跌势尚未结束。“市场中的空头人气已经确立,因此可以预期更多卖压会出笼。”他表示。
不过,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梵近日表示,如今新兴市场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更能应付投资者撤离的局面。“1998年时候发生的许多事目前并不存在。”他称,目前这些经济体具备更多外汇储备、更具韧性的汇率、更好的政策导向。“过去数年,新兴市场一直顺风顺水,全球的低利率吸引资金流入这些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节节攀升。”贝兰克梵表示,“现在风险又回来了,不是可能,而是必然出现。它是周期的组成部分。”
巴克莱的经济学家Waiho Leong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最近亚洲股市出现的抛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新兴市场资产的调仓,这些资产遭遇投资者获利了结。“我不认为这和美联储退出有关,因为市场对此早已有预期,但这是一个获利了结的理由。没有很明显的迹象显示资金从新兴市场转移到了发达市场,因为在抛售过后,我们仍看见投资者回归,在一个更为便宜的价位购买新兴市场资产。”
他还表示,受益于美国及欧洲需求的复苏,亚洲的经济前景将向好。北亚地区很好地利用了G3(美国、欧元区、中国)商业周期的复苏。而今年对于中国的担忧比去年同期要少得多,当时全世界都在担忧中国是否会出现硬着陆。
曾任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在2001年创造了“金砖四国”一词的吉姆·奥尼尔也表示,新兴市场股票最差年度开局带来一个买入机会。
源自上海证券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