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豆粕(3545, 53.00, 1.52%)和菜粕(3101, 44.00, 1.44%)占据蛋白饲料总需求的前两位。90%以上的豆粕消费用于各类饲料,是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菜籽(4938,27.00, 0.55%)粕在水产饲料中使用最为广泛,我国水产饲料养殖行业菜籽粕用量占到菜籽粕产量的50%以上。
如果将上游压榨油厂、中间饲料贸易加工企业、下游禽畜水产养殖连成一线通盘考虑,作为水产、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粕类价格的上涨在整个产业链的传导过程非常清晰:粕价上涨——饲料价格上涨——肉禽价格上涨。正常情况下,饲料成本上升将传导至肉禽价格,然而,由于肉禽价格相对刚性,一旦价格传导失效,不涨反跌,那么养殖效益将出现下滑或亏损,使养殖业承受巨大的经营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在油脂价格表现低迷背景下,为消化成本压力,压榨企业主动挺粕成为唯一的选择。据悉,虽然近期国内粕价大幅上涨,但油脂价格依旧疲软,国内油厂大豆(4516, 43.00, 0.96%)压榨盈利依旧亏损。目前江苏地区进口大豆压榨亏损106元/吨,山东地区亏损189元/吨,国产黑龙江大豆压榨亏损60.8元/吨。
“5月豆粕的持续走强是油厂持续转移大豆成本的过程,而尽管下游饲料企业4月已经提高豆粕库存量,但议价能力的缺失使得其不得不被动接受当前豆粕价格的持续走高。”南华期货研究员王晨希表示。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饲料行业,原料成本占总成本的90%以上,原料价格稍有不利波动,饲料企业很容易出现亏损,如2013年和2014年一季度,我国饲料业销售利润率分别同比下降0.23%和0.25%。
而对养殖这个特殊的行业而言,它不像其它产业,当价格低迷时,可以囤货居奇,静待市场反弹。养殖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畜产品价格下跌时,并不能减少投料,降低成本,唯一能降低成本的举措就是提前出栏。当油厂将原料成本压力顺势传导至养殖环节时,养殖企业因原料刚性需求只能强忍,无法有效继续向下游传导。
公开数据显示,猪价、饲料价格从5月初开始暴涨,但5月15日猪价开始下跌后,玉米(2394, 8.00, 0.34%)、粕类价格并未下跌,一直呈现上涨之势。截至6月6日,全国生猪均价跌至12.54元/公斤,较2014年上半年猪价最低点上涨24.7%,玉米、豆粕、育肥猪配合料分别上涨6.1%、6.0%、2.22%,猪料比、猪粮比分别上涨22.1%、17.9%。饲料原料上涨对猪料比、猪粮比的影响超过猪价上涨,导致自繁自养头均盈利仍处于亏损状态,养殖户得不偿失。
在弘业期货农产品研究员蒋倩倩看来,双粕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饲料的生产成本,但就养殖产业来看,下游产品的价格才是企业利润的保障。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对养殖户的利润虽有影响,但和下游产品的价格相比影响力较小。前几个月生猪价的低迷及禽流感对养殖业的打击要远大于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 韦蕾告诉记者,在双粕价格上涨期间,国内生猪价格因养殖业产能过剩一路下跌,而原料成本又增加,导致下游生猪养殖一直处于亏损。由于生猪养殖较为分散,价格下跌最先受冲击的为养殖散户,随着养殖进入深度亏损,散户养殖场资金断链,频频爆出大量散户退出猪市的消息。
蒋倩倩同时表示,“双粕价格继续上涨,必然导致下游饲料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但如果下游养殖业得以恢复,下游产品价格同步上涨,那对企业的影响就不大,反之,若下游产品价格难有提升,粕的价格上涨必然导致部分未备货企业难以生存。”
源自中国证劵报-中证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