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养猪都是给别人养,自己不仅没赚到,还赔了不少,现在的价格也就基本跟成本打平。”谈及今年的猪市行情,湖北省荆州市的养殖户老李一脸无奈,他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猪价继续上扬,不要再亏下去了。
一头是猪价,一头是物价,每个数字的变化都影响着亿万百姓的生活;一头是装着猪肉的菜篮子,一头是调控通胀的资金池,每次增减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
今年4月末起,生猪价格跌宕起伏,从“5”跨过“6”,奔到“7”,又调头下“6”,目前则重新突破7元/斤,进入轻度亏损区。在经历15年来最严重的、长达7个多月的亏损期后,2011年开始的这轮“猪周期”将近尾声,面对新一轮“猪周期”,养殖户老李们该何去何从?倘若猪价启动上涨模式,会否扰乱被戏称为“中国猪肉指数”的CPI?
就此,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的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推动本轮猪价稳步上行的因素在于短期内猪源供应紧张和需求疲软相对平衡。随着8月或9月中下旬季节性需求回升,加之养殖成本降低、供应趋紧等,猪肉价格预计将持续上涨,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不过相对温和通胀趋势难以被打破。
猪价迎周期性转折
“一天一个价,7月初时外三元生猪价格大概是12元/公斤,一个月涨了2块钱,现在是14元/公斤。我看价格涨得还可以,前两天又买了几头小猪。”老李告诉记者,为“赌”下半年行情,他周围的一些养殖户或多或少扩大了养殖规模。
放眼全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猪价已经站到14元/公斤以上,其中浙江、新疆地区价格最高接近15元/公斤,部分地区优质猪源价格已高于15元/公斤。整个7月,全国生猪价格涨幅超过10%,猪粮比价也已跨越5:1大关,处于轻度亏损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经过半年多的生猪低价震荡和洗牌,生猪存栏减少和市场供应趋紧,是利好此轮生猪价格上行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生猪存栏约为42999万头,比去年同期减少4.8%,仍低于上一轮猪周期低点;6月能繁母猪存栏较5月份减少1.0%,比去年同期减少8.2%,约为4599万头,接近上一轮猪周期低点。
7月高温天气影响生猪生长及运输,则对猪价的上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气温较高,运输过程中生猪容易死亡,生猪贸易商大多停止生猪贸易,屠宰场、肉联厂等终端为了保证市场供应而小幅上涨生猪收购价格,养殖户压栏惜售行为进一步促进了生猪价格上涨。”生意社生猪产品分析师李文旭指出,玉米(2388,22.00, 0.93%)价格不断上涨,豆粕(3248, -8.00, -0.25%)价格触底回暖,养殖成本不断提升,加之沿海受灾较重,也提振了生猪价格。
猪价的迅速上涨给亏损多月的养殖业带来新希望,猪周期已经探底了吗?下半年猪价会否出现逆转?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基本可以确定生猪市场已经出现了周期性转折,开始进入新一轮周期。”芝华数据高级分析师袁松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由于目前产能淘汰还不够彻底,预计下半年行业能够保持盈利,但猪价不会有太大的上涨空间。
卓创资讯分析师姬光欣则认为,此次猪价上涨多与台风、降雨有关,需求并无明显好转,并不能说是拐点。“目前猪价虽在小幅上涨,但饲料价格也在上涨,造成成本增加,盈利空间缩小。后期随着天气逐渐转凉,需求量缓慢增加,将利好猪价,因此8月中旬才算是拐点,预计8-9月份猪价将呈现阶梯性上涨,届时整体将盈利。”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师认为,除消费回暖外,能繁母猪以及生猪存栏量维持历史低位,养殖户压栏惜售心理突出,未来养殖成本降低,将在8月下旬或9月后造就生猪市场的周期性拐点。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5月份猪价的暴涨,加上7月份的淡季不淡,或透支后期猪价上涨的空间,因而倾向于认为下半年猪价或处于弱势稳定。
“目前猪价的上涨只能认为是年内周期上涨,至于是否迎来大周期的拐点,还要看未来1-2个月能繁母猪存栏的变化。”中粮期货研究员陈建业认为,下半年猪价会是一个震荡上行、底部逐步抬升的过程。
我的农产品网经理朱喜安则表示,虽然农业部数据显示母猪存栏连续下降了10个月,显示淘汰母猪程度较大,意味着可能迎来行业拐点。但从这轮大周期猪价下跌的过程看,仔猪价格与活猪价差一直保持较高水平(10元以上),这加长了本轮猪周期延续的时间,上一轮价格拐点来临则是两者价差约5元时。
猪周期波动更复杂
多年来,我国生猪产业始终重复着“价格下跌-宰杀母猪-生猪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养殖增加-生猪卖难-价格下跌”这样一个循环“怪圈”,生猪价格的涨跌大致三年为一个周期,从2011年开始至2014年,生猪价格又进入到新一轮“猪周期”的末期。
供需失衡是导致猪周期波动的最主要问题。因我国生猪养殖散户仍然占较大部分,散户因猪价上涨大量进入养殖行业以及猪价下跌而大量退出容易加剧猪周期的波动幅度。不过随着散户退出加速,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生猪行业的生产行为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进而影响猪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一是猪场调整生产更缓慢,产能淘汰时间更长。二是在不出现重大疫情的情况下,行业生产更稳定,大周期波动幅度会因此减小。三是供给的稳定使需求的波动更凸显,因此造成每年的季节性波动明显。”袁松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猪周期明显进入一个新阶段,规模化养殖企业和中小养殖户并存的特点导致猪周期更加复杂。如2012年和2013年,都是上半年亏损,后经中间平稳过渡,至下半年盈利。
“大的周期性依旧没有改变,只不过表现得不像以前那样明显,而大周期中又出现了小周期,一年中涨跌平全都体现出来了。”姬光欣说。
据记者采访,造成当前猪周期格局的因素主要有四点:一是生猪产量不稳定,随着进城务工、居住人员增加,留在农村的养猪户渐少,加之疫病及市场风险等原因,生猪产量起伏不定;二是养殖户科学管理较弱,散养户缺乏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只能随生猪价格的涨跌,或盲目扩张生产,或恐慌性退出生产,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高企;三是规模化程度不够以及门槛太低,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整个行业的调整难以到位;四是没有建立灵敏的监测预警机制,没有建立安全的销售渠道,缺乏有效的避险手段等。
尽管生猪价格已有回暖,但养猪业仍然经受着巨大的考验。猪周期是否探底、未来养猪业的发展方向、国家政策的制定都还是未落地的重要因素。
据报道,直接调控生产的“大动作”今年可能不再出台,“休克疗法”似乎成为中国生猪产业一个新思路。“一方面过去政府的调控并没有根本性解决行业波动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央的政策更倾向于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未来政府的直接调控会更少,调控方式也会更加公开规范。”袁松表示。
中国大豆(4510, 59.00, 1.33%)网养殖分析师宋爽告诉记者,目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养猪贷款政策,如贴息贷款,政府有关部门向银行出面承诺:替农户分担或直接帮交银行贷款利息的贷款。此外,保险公司也推出了生猪保险,这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保障。
“猪周期没有办法完全打破和消失,只能通过稳定的生猪供应平抑周期性表现。可以通过农场、合作社等形式整合散养户,成立一个联盟,由联盟统一管理生产、防疫、采购、销售等,形成订单式生产模式,平抑猪周期的波动幅度和频率。”姬光欣认为,目前政府暂不会出台新的政策,除扶持规模化养殖外,将支持家庭农场的建设,目前正是集团化养殖企业扩大和兼并的好机会。
难打破温和通胀格局
在CPI的统计中,食品类约占三分之一权重,猪肉在食品类中又占十分之一左右,由于猪肉价格对CPI影响巨大,故有人将CPI称作“中国猪肉指数”。简单来说,“猪周期”造成猪价的大幅波动,这种波动直接影响到当期通胀,而通胀水平又直接影响到当期的货币政策乃至整体宏观调控。如2006-2007年及2008-2010年两轮猪价上涨就曾导致通胀居高不下。
“从过去8年的历史数据来看,猪肉价格同比与CPI及CPI食品分项的相关度均超过76%,但2012年下半年起,影响国内通胀的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该相关度降低了10个百分点。”按南华期货宏观研究中心副总监张静静的说法,目前猪肉价格同比与CPI及CPI食品分项的相关度仍高达66%左右。
从今年的情况看,5月猪肉价格在持续四个月下降后环比上涨5.6%,影响CPI上涨0.15个百分点,超过CPI总涨幅;6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2.4%,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上升导致的CPI上升是短期扰动还是长期冲击?对市场流动性将产生哪些影响?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受需求限制,未来猪价不会出现暴涨现象,不会导致整体物价大幅上升,因而相对温和通胀走势难以打破。
“目前尽管猪肉价格呈现周期性上涨态势,但PPI始终低迷不振,价格传导动力有限,CPI反弹高度也将不及此前。也就是说猪价上涨仍然将通过食品价格反弹最终推动CPI上行,但影响效果则不及上一轮猪价上涨周期。”张静静表示,考虑到猪价与CPI相关性降低、PPI始终低迷以及年内CPI翘尾因素将不断回落等因素,预计此轮猪价反弹并不会打破目前温和通胀走势。 袁松指出,目前猪肉价格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因此猪肉价格实际上对CPI起到压制作用。未来随着猪价的上涨,与去年同期的差距会减小或消除。猪价对CPI的负向作用会消失,CPI因此有更大的上升可能。不过今年猪价不大可能出现大幅上涨,预计不会对宏观经济形成冲击。
中信期货研究员杜昊认为,目前来看,猪价的涨势还是周期的初期阶段,预计三、四季度猪价会有持续性的上涨,猪价的上升周期也会推高CPI的水平,但从全年整体水平来看,通胀压力较为温和,可能明年年初以后会有一定的压力。
而据中金公司的研究,今年四季度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将显著影响食品通胀。假设非食品通胀低迷,不考虑厄尔尼诺的影响,预计猪肉和其他肉禽类价格上涨将显著推升食品价格,今年年底CPI同比增速大概率将升至3%以上,明年上半年CPI同比或运行在3%-4%的区间。
源自中国证劵报-中证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