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裹脚布,你可能会联想起中国古代妇女的“三寸金莲”,却不知道其实俄罗斯也有裹脚一族,历史也很悠久。不同的是,俄罗斯裹脚的都是军人,另外,他们裹脚是为保护双足,便于行动。
虽然中国女性在上个世纪已完全废弃裹脚,俄罗斯军人却仍广泛使用。近日,俄罗斯军方决定抛弃这一300多年的传统。
“应该废除这一历史余孽”
据法新社报道,刚上任两个多月的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14日宣布,他将尽力在今年年底前废除军队裹脚布,把“这一令人发指的传统”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撤下来。
在一个电视转播的会议上,绍伊古痛心疾首地指出,俄罗斯军队远远落后于时代,“现在都已经2013年了,俄罗斯军队还在用裹脚布。我们真该彻底忘记‘裹脚布’这个词”。
绍伊古的决定得到了俄罗斯国家杜马的支持,不少议员将“裹脚布”称为“历史余孽”,早该结束。报道称,为推动绍伊古的此项决议,俄政府将为军队额外拨款,用于购置或研发替代裹脚布的军用袜。
裹脚布延续了300多年
俄罗斯军队对裹脚布情有独钟与俄军的穿戴传统、裹脚布的优点等不无关系。
在袜子还没被发明前,裹脚布是欧美等军人最受欢迎的护脚工具。俄罗斯军人最早开始用裹脚布是在彼得大帝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
裹脚布有大有小,任何一块布都可以直接派上用场,这一点在战争年代尤为重要。不过,现代俄军所用的裹脚布多由棉麻布料制成,形状为长方形,长90厘米,宽35厘米。根据季节的不同,裹脚布的材料也不大一样:夏季用的裹脚布通常是透气性好的棉布,冬季使用的则是绒布面料,还有一些北方地区的士兵使用保暖性更好的毛料。
俄罗斯军队中有专门的文件规定如何使用裹脚布,分左右脚讲解并配有插图,大致的原理是从脚尖部位开始缠,然后层层绕紧,以保证行军时既不会松动,也不会磨脚。说起来容易,但真正操作时才能体会到缠裹脚布的难度其实很大,几乎所有的新兵在刚进部队的前几周都只能踩着血泡走路。
裹脚布的优缺点
裹脚布优势明显,至少有三个:一是好做好洗,一块布剪一剪就可以用,洗完后也干得快;二是耐穿耐磨,不容易穿破;三是成本低廉,一块布的价格远远低于一双袜子的价格。
不过,当材质柔韧的军用袜普及后,裹脚布的缺点也逐渐显现。有人列出裹脚布两大令人讨厌的罪状:一是耗时,缠裹脚布远比穿袜子费功夫,对新手而言操作难度也大;二是又臭又长,普通士兵一天穿下来,汗臭味呛得人受不了,有人将之比作可以毒死敌人的“化学武器”。
随着军队现代化发展,俄罗斯开始不满裹脚布的装束,有人指责裹脚布“土得掉渣,与英姿飒爽的军人形象毫不相符”。俄罗斯高层对裹脚布也羞于示人,近些年,几乎每个新上任的俄国防部长都曾致力于废除裹脚布。
2007年,当时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为改变部队形象,提议为俄军大规模换装,废除俄军独有的裹脚布和高筒靴。之后,俄军后勤部长兼国防部副部长弗拉基米尔·伊萨科夫也宣布,将高筒靴和裹脚布从俄军常备服装名单中划掉,取而代之的是系带高腰皮鞋和深色棉袜。
用什么替代裹脚布?
然而五年过去,俄罗斯又换了一个新防长,裹脚布依然还在军队里盛行。为什么?
如前所述,这与俄军特有的裹脚传统和裹脚布的优势有关。此外,也与俄罗斯军用鞋,即高筒靴相关。
俄军所穿的高筒靴长至膝盖,看起来笨重,且密不透气,但它非常结实,是首选军用鞋。亚历山大三世时期,裹脚布开始和高筒靴搭配,这两样东西逐渐成为“军人”的代名词。二战期间,高筒靴和裹脚布立下战功,它们使深入泥沼雪地的苏军不被冻伤,而入侵德军所穿的袜子和军靴完全无法抵御严寒和长途跋涉。
几年前,俄罗斯国防部曾尝试将军人的高筒靴改换为更加轻便的高腰靴。这些新军鞋虽然时尚美观,却不耐穿,很快就被磨破。而且,一双高腰靴的价格也比原来的高筒靴贵了近一倍。经费有限的俄军只好继续使用高筒靴,用惯了裹脚布的军人也不愿再改变,“裹脚布与高筒靴不但便宜,还适合俄罗斯的寒冷气候,尤其是在沼泽地区,绝对不怕水渗进去”。
分析称,废止裹脚布目前面临最大的难题是“换鞋”,必须找到可以替代高筒靴的军用鞋才可能成功。俄国防部前新闻发言人巴拉涅茨认为,废除裹脚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俄罗斯必须先想好一个问题:“如果当即弃用裹脚布,那用什么替代它呢?”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