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披露的物价数据显示中国正面临通缩风险,中国似乎已经陷入货币政策紧缩的“陷阱”。这对于依然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对于众多渴望发展的实体企业、对于众多渴望有更多机会改善生活的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
在历史上,在一段时间的货币过于宽松之后,往往伴随的是经济过热、物价和资产价格飞涨,进而又导致一轮严厉的政策紧缩。而之后,即使是在经济从“过热”已经走向“过冷”、物价已经从“通胀”滑向“通缩”,资产价格也开始低迷,但基于刚刚过去痛苦的“经济过热”的历史,放松货币政策往往受到很大阻力。严厉的紧缩往往会比适宜的程度持续更长的时间而难以及时纠正。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货币政策紧缩“陷阱”。
由于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而容易受共识推动,尽管这样的历史周期性的发生,人们仿佛也很难从历史的周期中汲取应有的教训。紧缩的货币政策往往难以根据最新的经济进展及时地得以纠正,“易紧难松”,最终经济为之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1997年至2002年间中国作为一个众多需求尚待满足的经济体就曾经经历持续通缩的痛苦,这就是中国落入货币政策紧缩“陷阱”的一个案例。
在19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掀起了一轮建设热潮、货币政策有所放松,最终的结果虽然增长提速,但也同时伴随物价飞涨、局部出现房地产泡沫。而随后到来的严厉紧缩虽然控制了通胀、刺破资产价格泡沫,但也使得经济增速大幅放缓。
面对随后而来的亚洲金融(3.3, -0.03, -0.90%, 实时行情)危机,货币政策虽然有所反应,但程度却远远不够。即使到了1998年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已经是负值,官方代表性的贷款利率依然高达接近6%,并在这一水平上持续了较长时间。过于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持续未能及时针对当时最新的情况作出应对,最终的结果是,即使是中国这样一个本该需求旺盛、蓬勃发展的发展中经济体,出现了长达四年的物价低迷的现象,金融体系也面临巨额的坏账压力。
类似地,在经历了2009-2010年的政策放松带来的物价和房价大涨之后,当前普遍的共识是对于货币政策放松的抵制。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严肃的官方讨论中,放松货币政策往往被视为“洪水猛兽”,得到几乎是一致的抵制。比较流行的观点则认为,为了达到“去杠杆”和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我们要“忍受阵痛”,维持偏紧的货币政策。
而更有甚者,则是将“放松货币政策”与“改革”对立起来。这样一些观点甚至都出现在官方正式的文件中,可见我们陷入“陷阱”之深。显然,中国已经面临又一次滑入了中国特有的紧缩货币政策“陷阱”的风险。
在市场化的国家,货币政策往往作为逆周期调节工具来管理总需求。在经济过热时适当紧一紧、在经济疲弱是适当松一松,以减少经济的波动。而在中国目前,货币政策承载了太多目标,物价、资产价格、汇率等都曾经作为非明文的目标,近些年甚至连“去杠杆”和“调结构”这种几乎是不属于货币政策目标范畴,也进入了货币政策操作的目标视野。在这种情况下,“左右兼顾”导致货币政策反应迟缓、甚至是低效。
大约在大半年前,我就指出:希望以偏紧的货币政策来实现“去杠杆、调结构”,从理论上不可行;从已有的经济表现来看,不仅没有实现目标,反而带来不少负面效果。近期刚披露的一月份消费物价指数数据表明CPI已经1%,而生产物价指数已经在负的区域连续三十多个月。过于偏紧的货币政策导致的是中国经济已经面临较为明显的通缩压力。
通缩对于经济的损伤不言而喻,这对于依然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对于众多渴望发展的实体企业、对于众多渴望有更多机会改善生活的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当前如果政策不保持前瞻性和灵活性,而持续受有偏差的理念主导,则不能完全排除中国再次经历持续通缩的可能性。
诚然,必须承认,放松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但这决不能成为放弃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理由。当前比较合理的选择是,一方面要前瞻性地放松货币政策以降低滑入持续通缩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面推进改革以达到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降低货币政策放松负面效果的作用。
衷心地中国经济在转型的道路上走得又稳又好。
源自新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