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A.U.PEOPLE 澳群澳洲珀斯Perth华人网官方网租房二手车招工二手买卖黄页退税税务Tax Return 珀斯 悉尼 墨尔本 布里斯班 阿德莱德 堪培拉]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本网站广告推广招商联系:Marketing@aupeople.com.au 微信平台:AUPEOPLEweb 微信号: AUPEOPLE888 QQ: 1171696152
查看: 5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洲新闻] 广东菜农移民澳洲种菜 奋斗50年成农场主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85355

社区居民原创达人社区劳模忠实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0:1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澳大利亚悉尼附近的华人菜园有约300个,供应新南威尔士州90%以上的中国菜。但现年67岁的钟荣直言,菜农青黄不接是现今华人菜园面临的普遍问题。钟荣希望有更多来自中国的青壮年补充到华人菜农的队伍。
  移民澳大利亚技术移民占大多数
  根据《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年)》,2008年~2011年间,有63797名中国人获得澳大利亚技术移民签证,占同一时期获得澳大利亚永久居留签证的中国人总数的65.75%,其中2008年和2011年的比例分别达到了70.85%和69.18%。
  也就是说,近5年来赴澳定居的中国人中,近70%是以技术移民身份前往,技术移民成为中国公民获得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的最主要途径。此外,同时期,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占澳大利亚签发的技术移民签证总数年均约14.2%,中国成为澳大利亚引进人才的主要来源国。
  与此同时,能够获得澳大利亚技术移民签证的中国人必须在49岁以下,同时满足很高的英语、职业、工作经验和教育程度要求,通常,这个人群在中国也被视为优秀人才。
  “悉尼菜市场很多蔬菜品种都是广东菜农引进的。中国菜近年越来越受欢迎,华人不用说,即使是洋人,我敢说,他们每周的晚餐最少会吃一顿中国菜。”——现年67岁的菜农钟荣如是说
  菜农成功法宝:肯吃苦敢创新
  上世纪50年代末,11岁的钟荣以学生的身份来到澳大利亚,边读书边打工。钟荣先在餐馆、杂货铺打杂,后来又去白人的农场种菜。渐渐地,钟荣发 现,种菜虽然工作时间长,日晒雨淋,付出的体力也大,但只要肯吃苦,就能取得起码平均水平的收入,而且收入比较稳定。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攒得小笔资本的 钟荣开始租地种菜,其后渐渐开始购买菜地,成为农场主。
钟荣站在菜园旁边
  除了吃苦,创新也是华人菜农的成功法宝。钟荣忆及,自己来到澳大利亚的初期,当地只有花椰菜、胡萝卜、洋葱等欧洲人常吃的蔬菜品种,根本没有中 国的白菜、菜心等,而且本地人也不爱吃中国菜。今天,在悉尼市区的一个菜市场,记者看到,西洋菜、小白菜、芥菜、上海青、姜葱蒜……卖菜档口的蔬菜品种琳 琅满目,与广州任何一个菜市无异,这些中国菜,全部来自悉尼郊区的华人菜园。“这些品种都是广东菜农引进的。”钟荣得意地说,“中国菜近年越来越受欢迎, 华人不用说,即使是洋人,我敢说,他们每周的晚餐最少会吃一顿中国菜。”
  异国种菜: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说起钟荣曾担任会长的澳大利亚广东要明同乡会,悉尼的广东人特别是肇庆高要、高明人,大概很多人都知道并打过交道。这个同乡组织和要明人在悉尼种菜的时间一样悠久,已经有100多年历史。
  对于华人种菜这段历史,曾在澳大利亚政府担任华人文化遗产保护专员的赵何膺十分清楚。赵何膺介绍,淘金是澳大利亚两百多年历史中很重要的篇章, 十九世纪中叶,华人经历千辛万苦漂洋过海到澳大利亚淘金,一些人发达了,更多人未能如愿以偿。回乡之路遥不可及,为谋生计,一些广东籍华人则干起了老本 行,在当地开荒种菜,由此掀开了广东菜农在澳大利亚种菜百年史的第一页。
  在新南威尔士州,到了19世纪末期,亚历山大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了悉尼的蔬菜种植园区,而当中一半以上的商品菜园就是由来自广东高要、高明的菜农耕种的。要明人越来越多后,同乡会便适时成立。
  时代变迁:年轻人不愿种菜
  近10年来,钟荣和其他菜农都深深感受到成本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土地、农药、人工,所有的成本都在上涨,而记者在市场所见,一般中国菜的价格每斤介乎2澳元到3澳元之间,钟荣说,这个价格和10年前差不太多。
  做蔬菜批发从未种过地
  但相比成本压力,更让钟荣心焦的是“后继无人”。钟荣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澳大利亚出生,两个儿子目前经营着钟荣创办的蔬菜批发公司——没有下过一天地,没有种过菜,他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菜农。
  即便如此,在菜农后代中,钟荣的儿子们所从事的职业,已是和菜园有着最大联系了——“后代们接受本地教育,融入本地社会,怎么还会做种菜这种苦 工。”钟荣说,据他所知,同乡菜农的子女有的做药剂师,有的做汽车销售,几乎没有一个种菜。另一名菜农伍先生20岁的儿子正在大学念计算机专业,未来接手 菜园的几率几乎为零。
  等到自己老得种不动了,菜园怎么办?“到时再作打算吧!”面对这个问题,钟先生苦笑着“回避”。华人菜农这个职业会否像淘金工人一样渐渐成为历史?这或许只能留待时间来回答。 


源自广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技术支持
在线客服
微信平台:AUPEOPLEweb
微信号:AUPEOPLE888
工作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
9:00-16: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A.U.PEOPLE 澳群澳洲珀斯Perth华人网官方网站-AUPEOPLE -西澳大利亚Perth珀斯最大最有效率的华人社区网 -珀斯Perth论坛--7万多会员 - 每月流量15万多人次,会员年龄从18到50岁,50%为澳洲永久居民或公民,50%为学生或临时居民- Since 21/04/2006]Perth ,Western Australia Number 1  Most Popular Chinese Website-- [留学],[移民],[租房],[买卖车],[找工作],[交友],[体育] [黄页] [税务Tax Return] 珀斯 悉尼 墨尔本 布里斯班 阿德莱德 堪培拉    

GMT+8, 2025-4-30 11:21 , Processed in 0.081733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