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然后,考官会提出类似下述的问题: “Good morning. My name’s John. Could you tell me your full name, please?”(早上好,我的名字是 John。可以告诉我你的全名吗?)
许多考官会把这三句话连在一起说,当说完“Good morning. My name's X.(早上好,我的名字是X)”之后不作任何停顿。考官不会停下来等待考生回应他的问候,因此大多数考生对于问候没有回复而会直接开始回答问题。但是,对问候加以回应可以展现出良好的举止和更加友善的态度。换句话说,你应该在自己的作答中加入“Good morning.(早上好。)”或“Good afternoon(下午好。)”。如果你能记住考官的名字(不要让考官重复说明他的名字,因为他希望快速地完成这个部分),那么你也应该在作答中加入他的名字。
不要说“Good morning, Mr. John.(早上好,John 先生。)”英语中的头衔“Mr.(先生)”、“Miss(小姐)”、“Mrs.(夫人)”和“Ms.(女士)”都只能用在一个人的姓氏前面,而“John”(通常)不是姓氏。考官通常只会说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全名。
适当的作答可以是:“Good morning, John. My name is Wang Jianfeng.(早上好,John。我的名字是 Wang Jianfeng。)” 如果你在作答中没有包含考官的姓名也没什么关系,但是请记得,考官也是人,当他听到你称呼他的名字时会感到很惊喜!他会觉得“这真是个不错的人!”
整个口语测试中,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使用英语的缩略形式(译注:比如it's、doesn't、we're等),但是在第一个问题中,如果说“My name is”而不说“My name’s”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当一个人在像雅思口语考试之类的场合下说明自己的姓名时通常都希望听者可以听得很清楚,不会搞错自己的姓名。请记住,考官此时是在核对你的身份。
如果说“Good morning, John. My full name is Wang Jianfeng.(早上好,John。我的全(full)名是 Wang Jianfeng。”)是没问题的,但是没必要重复“full”这个词。然而,你必须要说明自己的全名 – 不要只是说“My name’s Wang.”(我的名字是王)。
不要说“My Chinese name is _____(我的中文名字是_____)”。强调“Chinese”这个词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一步的目的只是检查你的合法身份,即你的真实姓名;你只有一个合法姓名,那就是你的中文名字。“... your full name ...(... 你的全名 ...)”这个问题中的措辞表示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考官希望你说明自己的真实姓名。如果你有英文名字的话,它的作用其实和昵称是差不多的,随时都进行更改。
不要拼写你的姓名(只有当考官无法理解你的名字发音时,才需要拼出自己的姓名。)
不要说“Wang is my family name and Jianfeng is my given name(Wang 是我的姓氏,Jianfeng 是我的名字)”。问题中没有要求你解释自己的姓名。在有些情况下,第 1 部分的话题会涉及到“姓名”,而在这个话题中对自己的姓名加以解释是很适当的。但是在此处不可以这样做。对姓名进行解释还会给考官造成你的回答是照搬雅思考试书籍中内容的印象。你应该尽量避免使考官产生这样的看法,因为考官期待听到你的原创性答案。当你作为一名中国人在国外参加雅思考试的时候,这可能是唯一一个适合对你的姓氏和名字进行解释的情形。
考官的问题是“Could you tell me your full name, please?(可以告诉我你的全名吗?)”。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是/否(Yes/No)”问题,但是,这种形式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是否问题;这其实是间接性问题,真正的含义是“What is your full name?(你的全名是什么?)”普遍认为,间接性问题比直接问题更礼貌。
无论你在何时被问到间接性问题,都不应该回答“是(Yes)”或“是的,我可以(Yes, I could)”。英语是母语的人士有时候在回答这类问题时的确会先非常迅速地说“Yes”,但是你不应该这样回答,因为考官可能会认为你真的以为这是一个“是/否”问题。
有些考生可能会给出像这样的答案:“My name is Wang Jianfeng but you can call me Robert.(我的名字是 Wang Jianfeng,但是你可以叫我 Robert)。”在除考试之外的场合里(例如当你在公共汽车上见到外国人的时候),这样的答案是既恰当又自然的。然而,我建议你不要在雅思考试中这样讲,因为有些考官可能会认为你已经事先知道第二个问题是什么了(“What can I call you?”),而且会认为你已经预先演练了回答,而考官不喜欢明显经过演练的答案。
不仅如此,在别人核对你的身份的场景中增加语句“... but you can call me ...(……但是你可以叫我……)”稍微有点不恰当。如果警察或是银行出纳问你“Can you tell me your full name, please?(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你会回答“My name is Wang Jianfeng but you can call me Robert(我的名字是 Wang Jianfeng,但是你可以叫我 Robert)”吗?
换而言之,我的意见是最好不要在作答中加上“... but you can call me ...”。相反,你应该等候考官提出第二个问题。
2 然后考官会说“What can I call you?(我可以怎样称呼你?)” (或者“What shall I call you?”)
如果你确实选择要说明自己的英文名字,请务必保证发音的正确!对你自己的英文名字(昵称)发音错误是一种不必要的错误,也不会给考官留下好印象。举例来说,如果你的英文名字是 Harry,不要说成“Just call me Hairy(请叫我 Hairy)”(参阅此处了解“hairy”的意思)。再或者,如果你的英文名字是 Justin,不要说成“Just call me Justine(请叫我 Justine)”(Justine 是女名,发音与 Justin 不同)。
考生偶尔也会这样说“Just call me by my English name, Yuki(请叫我的英文名字 Yuki)。”但是 Yuki (以及 Suki)是日文名字,而不是英文名字。此外,“Pierre”是法语名字(意思是 Peter)。如果你在在口语考试中犯了这样的错误并不会被扣分,但是在基本事实上的错误(而不是英语错误)也不会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如果你想做除了自己的中文名字之外再用另外一个名字,那么请先了解它是否属于英文名字的范畴。
位于中国地区的大部分考官都习惯于(或者应该习惯于)听到考生说“Just call me Xiao Wang(请叫我小王)”。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你最好还是说“Just call me Wang(请叫我王)”。或者“Just call me Jianfeng(请叫我 Jianfeng)。”而不要使用“小”这个字。
如果你的姓名只有两个字(比如 Liu Xiang)而且你希望别人就称呼你的全名,那么不要采用与第一个回答中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说明你的名字。例如,在第一个问题中,你应该采用类似于“My name is Liu Xiang(我的名字是 Liu Xiang)”的答案,并把重音放在你的名字上面。但是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你应该说这样的答案:“ Just call me Liu Xiang(请叫我 Liu Xiang”)”,并把重音放在“just”上面,而这一次不要再强调你的名字,因为这已经不是新的信息了。
许多考生会给出这样的答案“You can call me Stephen(你可以叫我 Stephen)。”这个回答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是你不应该把单词“can”发音成“kæn”。与之相反,你应该把它发音成“kən”甚至更弱的“k’n”——它的发音应该是非常快捷短促的,而不能发出像“candle”或“Canada”一样的长音(收听“can”的两种发音方式,请点击此处。)
“Can”在两种情况下发音为“kæn”, a) 当我们问一个问题 —— “Can you help me?(你能帮助我吗?)”、“Can you swim(你会游泳吗?)”的时候,以及, b) 当我们想强调的时候,例如,当我们说“Yes, I can(是的,我可以)”的时候。但是,当我们说“I can speak English(我会说英语)”、“I can drive a car(我会开车)”以及“She can play the piano(她会弹钢琴)”之类的句子时,它的发音为“kən”甚至“k’n”。
不要说“You may call me Stephen(你可以称呼我 Stephen)。”因为单词“may”在这种情况下是用于给出许可、或是向较低级别的人说话时使用的。
有些考生说:“ You can call me by my English name, Stephen(你可以称呼我的英文名字 Stephen)”。这样的回答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考官已经知道 Stephen 是英文名字,所以为什么你要再说一遍呢?当然,你应该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回答“You can call me my English name, Stephen.” —— 这里面有一个语法错误——在这个表达方式中,你必须要使用“by”这个单词。与其类似,“You can call my English name, Stephen.”也是不正确的。
另外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是:“ Please call me Stephen.(请叫我 Stephen”。
如果你要采用“All my friends call me Stephen(我的朋友都叫我 Stephen)”这样的答案,一定要确定这是事实才可以!你的中国朋友真的都叫你“Stephen”吗? 你要避免给考官留下你是从雅思备考书籍里面生搬硬背答案的印象。
有些考生会说“I come from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我来自辽宁省沈阳市)。”这个答案并没有错,但是还可以答得更好。如何变得更好呢?可以使用英语的缩略形式:“I’m from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一般性的原则是,你应该在雅思口语考试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缩略形式。这是英语口语的自然形式,也会显得更加流畅。
绝对不要说:“I came from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这是个关于现在时的问题,所以你不应该在回答中使用过去时。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在回答中增加少量额外信息,这是适当的(而且也许是个好主意),但是尽量用短句来快捷地作答。例如,你可以说:“I’m from Shenyang, the capital of Liaoning Province(我来自辽宁省的省会沈阳)”或者“I’m from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That’s in north-east China(我来自中国东北的辽宁省沈阳市)”(在这句话中,不要把句子的重音放在“China”这个词上,因为你就在中国参加雅思考试,而考官也知道你来自中国,所以没必要强调这个词)。
确保不要出现如下的语法错误:“I’m from Shenyang, Liaoning, north-east of China”。“North-east of China”是指中国境外(例如韩国)此处的正确说法是“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或者“in north-east China”。
类似的是,不要说你所在的市/镇“of”(属于)中国的一个特定省份或部分——这也是不正确的。例如,“I'm from Shenyang of Liaoning Province.”
如果你来自一个较小的城市、市镇或乡村,那么在你的答案里面增添这一类信息是完全可以的:“I’m from Bai Shan City, a small city in Jilin Province, not far from the border with North Korea.(我来自白山市,它是吉林省的一个小城市,离中国和朝鲜的国境线不远。”
如果你在家乡(城市)参加考试,那么你应该这样说类似于这样的答案:“I’m from here, Beijing.(我来自这里,北京。)”并把重音放在“here(这里)”这个词上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在外地和家乡参加考试的作答是不一样的。你的情况与其他很多人都不同,因此你应该把这种差异性表达出来。
如果你在自己的家乡(城市)参加考试,不要说“I’m a local people(我是本地人)”——“people”是复数形式!但是,如果说“I’m a local person; I’m from here, Beijing.(我是个本地人;我来自这里,北京)”会是很自然的答案。
如果你来自北京,而且在中国参加考试,不要说:“I’m from Beijing, the capital of China.(我来自北京,中国的首都)。”我觉得考官一定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但是如果你在国外考试(比如澳大利亚或英格兰),那么这样的答案是恰当的。
此外,如果你在家乡参加考试,那么在回答中采用“come”这个词听起来有一点不妥当,因为你从来没有旅行去参加考试;所以你并没有“come(来)”。举例来说,如果你在北京参加考试,那么说“I come from Beijing(我来自北京)。”听起来有点怪。另一方面,采用“I’m from Beijing(我来自北京)”听起来好一点,但是正如上面所述,你真正需要表达的是与其他考生所不同的个人情况。
采用这样的答案是不恰当的:“I’m from Qingdao, a beautiful coastal city in Shandong.(我来自青岛,山东省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为什么不合适呢?首先,它听起来像是在做广告。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beautiful”这个词只是你的观点,但是介绍阶段的四个问题实际上在询问事实信息,而不是你的意见。如果你只是说 “I’m from Qingdao, a coastal city in Shandong.(我来自青岛,山东省的海滨城市)”是可以接受的答案。
把青岛描述为“beautiful(美丽的)”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你在给出了这种略微不恰当的回答时无需太过担心。这个答案的主要问题在于,你可能会导致考官怀疑你的答案来自于雅思备考书籍,而不是运用自己的原创性语言。另一方面,如果你说“I’m from Xian, the capital of Shaanxi Province and it's also a famous historical city(我来自西安,陕西省的省会,它还是一座历史名城)”,这个答案要好一些,因为“famous”和“historical”这两个词听起来都更像是事实,而不是个人观点。
在整个口试期间,不要向考官提问题——考官才是提问的一方!这样回答是不恰当的(但是在正常的非考试情况下,这可能是很自然的事情):“I’m from Xian, the capital of Shaanxi Province. It was the ancient capital of China for several dynasties. Have you ever been there?(我来自西安,陕西省的省会,它是中国古代多个朝代的都城。你去过那里吗?)”
有些考生会担心,不知道该在回答中说他们来自哪里。你应该选择自己成长的地方作为答案。如果你的申请表上面的地址和你成长的所在地不一样,那么简洁地回答:“Well, I grew up in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but I've been studying in Beijing for the past four years.(呃,我在吉林省长春市长大,但是我在过去的四年间一直在北京学习。)”考官们知道,许多人都去不同的地方学习或工作。
超过 80% 的考生在递交身份证的时候会说“Here you are.(给你。)”(或者“Sure. Here you are.(当然,给你)”)。说这个短句并不是什么错误——既恰当,听起来又很礼貌。但是,许多中国考生都是从书本上学到的这个句子,而从来没有听英语母语的人士如何使用它,甚至都没有从磁带上面听到过。事实上,这个短句在口语中最常用,而且通常非常短促流畅,重音放在“Here”这个词上面。如果你能够说得比较“自然”,即不会让考官立刻认为“这个答案是来自雅思备考书里面的!”,那么就没问题。但是我建议你去找其他的话来说,因为它听起来演练的痕迹太重,而且每个人都会说这句话,所以这句话对考官而言毫无新意而且很无趣!
有些考生会说“Of course.(当然)”或者“Of course(当然).Here you are(给你).”建议你不要对任何介绍问题回答“Of course”,因为听起来有点过于礼貌、正式和不恰当了。(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许多英语母语人士和雅思考官可能会有不同看法。)对我而言,这句话听起来太像是服务性人士(如侍者)所说的话。例如,当你在伦敦一家昂贵的高档餐厅用餐时,你对侍者说:“Could I have a menu, please?(可以给我一份菜单吗?)”,而侍者的通常回答都是“Of course, Sir. Here you are.(当然,先生。给您)”。不要混淆服务人员向“较高地位”的人士所用的礼貌用语和同级人士之间采用的礼貌用语。
不幸的是,想在递交身份证的时候找到点新颖的话来说的确很困难,尤其中国的大部分居民都有了新的身份证。在新身份证投入使用之前,有些人可以采用这样的答案:“My card’s a bit old and tattered. I need to get a new one.(我的身份证有点破旧了,需要换个新的。)”;“My hair was long in this picture but that was five years ago.(在这张照片里面,我头发很长,但这是五年前的事情了。)”;或者“I look like a child in this picture.(我在这张照片里看上去像个小孩)。”
但是,如果你能够在递交身份证的时候找到新颖有趣的话来说,那么在向考官出示身份证时就用它来替代“Here you are.(给你。)”这句话。例如,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身份证上同时标有汉语拼音和汉字,而如果你来自新疆、或内蒙古,你的身份证上可能还会有些不是汉字的文字。
在递交身份证的时候,你绝对不应该使用短语“Here you go.(给你。)”或者“There you go.(给你。)”这些短语听上去太随便了,甚至有种居高临下的意味在里面(即对别人展现优越感),通常用在递给小孩一只冰淇淋或向乞丐施舍钱的情况下。
有些考生在向考官递交身份证的时候会说“Here it is.(给你。)”。这并不是个大错,但是却不太恰当——英语母语的人士在这种情况下不会这样说。“Here it is.”更适用于你在找东西并且终于找到了的情况下使用。